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开信息以及相关报道,今年全国将完成114个藏药品种药材、成药标准提高工作,其中,西藏承担51个藏药品种标准提高工作。我们认为,在西部大开发和发展民族医药的大背景下,我国藏成药行业在原材料种植、有效成分提取、制剂生产、安全性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提高,行业有望迎来规范发展格局,可谨慎关注民族医药产业的投资机会。
藏药 民族医药“奇葩”
藏医药作为一门独特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医药学中的“奇葩”,在炮制方法、药材质地、剂型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提高藏药标准之后,我们预计藏药的质量体系、安全性、疗效等方面都将得到实质性提升,藏医药将迎来规范发展的契机,也给我们投资创造了一定中期机会。
药理上看,藏医药是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智慧,并融合了印度、波斯和中医学的主要精髓并自成体系的医药学。它主要讲的是“隆、赤巴、培根”三种因素的动态平衡类似于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君臣佐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四部医典》等藏医经典医著促进了藏医药的发展,为人体生理、病理、病因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藏药标准提高后,我们预计藏医药产业将依托独有的藏药材资源、严谨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独特的藏药配伍和炮制工艺,独到的疾病治疗措施等等,将迎来进一步规范发展的行业机会。我们注意到,经过千年的发展,藏医药已具有较为独特的教育、研究体系,并形成了标准化生产的产业,在中医药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由于其属于植物性、天然性药物而成为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药物产业之一。在藏医药标准提高后,藏药发展将进一步规范,行业增速有望稳步提高,民族医药奇葩必将绽放。
藏医药技术水平继续提高
由于本次我国将民族医药标准提升到国家的高度,我们预计在国家政策的规范和扶持下,藏医药的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全行业将进入规范发展的格局,未来以藏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将迎来一定的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行业标准提高后,我国藏成药行业在原材料种植、有效成分提取、制剂生产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在我国藏成药的生产中,现代化的提取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但同时,国内的大多数藏成药生产企业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落后,规模小,竞争力弱;部分主要药用资源逐年短缺,影响藏成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藏药产品的剂型滞后,多数藏成药缺乏能被国内外公认和接受的、客观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在基础性指标中,为力争保持藏药特有的特性前提下,在崩解度、丸重差异等方面尚等待运用更加现代化的技术进行改进与创新。而且在安全性方面,藏药的生产技术将得到发展和提高的机会。
我们注意到,藏药当中最有名的当属“佐苔”。“佐苔”是历代名藏医通过对特殊物质特殊炮制加工成的无毒、具有奇特疗效的药品,被雪域人民称之为藏药中的至宝。藏药“佐苔”中含有八种金属、八种矿物和数百种原辅料,它是一种具有藏药传统代表性的特殊炮制技术药物。在国家标准提高后,以“佐苔”为代表的藏药生产技术必将得到提高,全行业将迎来规范发展的契机,投资机会逐步明朗。
打开行业规范发展空间
在植物药、天然药和原产地药物大行其道的今天,藏药特有的产业资源优势[2287.32 0.30%]正越来越广泛地为人们所关注,对藏医药的保护和开发,也自然成为发展我国民族医药产业的一项措施。然而,在机遇面前,藏医药的产业化发展也显露出诸多困难。诸如,藏药种类多、安全性评价等等,都是藏药发展的瓶颈。我们认为,国家提升藏药标准体系,将大幅推动藏医药事业发展,打开行业规范发展的空间,也为我们下半年投资打下了一定基础。
我们认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国家加强对藏医药进行保护和开发,提升行业标准将成为藏医药发展的一件大事。这不仅是发展西部产业经济的一项重要事业,也是中药行业和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所在。我们注意到,相对于中成药而言,藏药正处于起步阶段,藏药炮制、研发、安全性评价及藏药产业发展等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藏药标准提高后,将对解决藏药发展瓶颈问题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藏药企业的藏药工业总产值约为10亿元,仅占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0.2%左右,不过每年的增长速度约为50%,利润和税金年平均增长速度达65%。2006年,西藏自治区17家通过GMP认证的藏药生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23亿元。目前,国外生产藏成药主要厂家是欧洲瑞士的白玛公司,其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较高,对藏药的生产和推广颇有成绩,单一产品“莲花二十八味”,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瑞士法郎大约3亿元人民币。我们预计,在国家标准提高后,藏药的安全性和质量将得到比较大幅度的提高,行业有望保持目前50%-65%的高速增长态势。
不过从医药行业投资的角度来看,藏药细分子行业的走势与医药行业基本同步,目前市场纷纷预期国家将对医药行业进行降价,因此我们在关注藏医药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医药行业的降价风险。
来源:上海证券 作者:彭蕴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