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杀手,被医学界称为“万病之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作为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点药物,胰岛素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我国使用至今,其临床治疗和市场均已逐渐走向成熟。从市场发展的角度看,近年来,国内胰岛素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其竞争格局却高度集中于外资企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本土企业只能在不足一成的市场上挣扎生存。从研发的角度看,国外成熟在研的胰岛素多为非注射型胰岛素,如口服、吸入、透皮给药制剂等,而国内在新型胰岛素制剂的研发方面却要相对滞后,尚处于起步阶段。综观国内外胰岛素的开发现状,可以预期的是,在不远的将来,非注射型胰岛素终将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明星品种,而传统的胰岛素注射剂必将逐渐淡出治疗舞台。
发病率持续攀升 胰岛素成为主角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总数已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71%。由此可见,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已从原来仅限于发达国家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估计到目前为止,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已突破3亿。
国际糖尿病保健机构早在1998年就把中国列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3个国家之一(另外两个是印度和美国)。按照IDF公布的资料,2007年,我国20~79岁的人口约为9.3亿,糖尿病的患病率为4.3%,估计糖尿病患者总数为3980万人,其中农村2070万,城市1910万。而在40~59岁的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数约为2100万人,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为1100万人。预计到2025年,我国20~79岁的人口约为10.7亿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5.6%,估计糖尿病患者总数为5900万人,其中农村2200万,城市3700万。而在40~59岁的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数约为2900万人,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为2400万人。
患者人数的急剧增加奠定了国内糖尿病药物市场高速增长的基础,也给制药工业带来了赢利的机会。根据IMS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高达272.7亿美元,按恒定汇率计算年增长率为9.6%。另据WHO公布的《2007~2011年世界糖尿病及降糖药物市场预测》一文披露:按14.09%的平均年增长率来计算,全球胰岛素市场将从2005年的75亿美元上升为2010年的145亿美元。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糖尿病将成为未来几年全球性的高发病之一,而胰岛素也将成为国际糖尿病药物市场上的重点品种。
市场持续增长 类似物成新秀
众所周知,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患者维持生命和控制血糖所必需的药物。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不需要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多数患者在糖尿病的晚期却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水平以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在过去,人们担心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岛素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但在UKPDS研究中,使用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治疗的患者组与其他药物治疗组和主要以饮食控制的对照组相比,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性并没有增加。因此,胰岛素目前仍被当作使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
由于具有重要的治疗地位,胰岛素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我国使用至今,已发展成为临床中成熟的治疗药物。尤其在近年来,随着重组人胰岛素和新释药技术的应用,胰岛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的青睐,因此,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即使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多数市场遭遇重创的今天,其依然保持着强劲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内22个重点城市医院购药统计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胰岛素的医院购药金额均呈现出两位数的大踏步增长,表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态势。2009年,国内重点城市医院的胰岛素购药金额为6.86亿元,较上一年增加了24.5%。
未来几年内,由于1型糖尿病人数和2型糖尿病晚期患者人数的增长,以及国际上主张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尚好时就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在上述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国内胰岛素的市场势必会受到刺激而持续增长。其中,由于胰岛素类似物是所有糖尿病药物中治疗效果最接近人体自然生理调节曲线的药物,因此,其也成为了未来最被看好的糖尿病药物发展领域之一。
受惠于基本药物制度 动物胰岛素短期拉升
胰岛素制剂从技术水平上可以分为低端动物胰岛素(一代胰岛素)、中端同时也是用最大的基因工程重组人胰岛素(二代胰岛素)、高端的胰岛素类似物(又称三代胰岛素)等三大类。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外市场所需胰岛素原料药基本来自动物胰岛素,但随着生物工程制药业的崛起和重组DNA技术的日趋成熟,利用酵母菌表达人胰岛素基因法生产的人胰岛素已成为国际胰岛素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而副作用较大的动物胰岛素在西方国家早已退出舞台,目前仅少数国家仍在继续使用,其所占的市场份额亦寥寥无几。
如今,尽管国外市场已普遍使用人胰岛素,但在我国,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才上市了我国首只自主研发生产的重组人胰岛素,并且到目前为止,动物胰岛素仍然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尤其在2009年8月,卫生部公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版),其中,只有动物胰岛素进入了该目录,而重组人胰岛素却榜上无名。原因在于,相对于动物胰岛素而言,重组人胰岛素的价格较高,对费用的考虑可能是政府在确定目录时放弃重组人胰岛素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在未来,重组人胰岛素取代动物胰岛素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此次新出台的基本药物目录的收录使我们不难预见:在近几年的国内胰岛素市场上,动物胰岛素的份额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拉升,因此,重组人胰岛素取代动物胰岛素的进程将变得更为漫长。
市场集中度高 外企三足鼎立
现阶段,整个胰岛素市场呈高度垄断的态势,2009年前3家外资企业占有95%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强势竞争格局,而国内本土企业仅拥有不足一成的份额,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就以进口的形式将胰岛素产品引入了中国,并于1994年开始在天津建厂生产胰岛素制剂。经过15年的发展,如今,中国已成为诺和诺德在全球的第四大主要市场,该领域的收入对于公司的总销售收入及其年增长率的贡献均不可小觑。而诺和诺德也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2008年11月,公司投资近4亿美元在天津新建全球最大的胰岛素制剂与灌装工厂,以此作为其在亚太地区的首要生产基地,为中国国内以及全球市场提供胰岛素特充注射装置和胰岛素笔芯产品,这是诺和诺德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投资,也是其在提升胰岛素制剂与灌装产量方面最大的单笔投资。
继诺和诺德之后,美国礼来公司也向中国引进了胰岛素制剂。1996年,该公司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苏州礼来工厂破土动工,1997年向中国市场推出了基因重组人胰岛素,2005年又在中国上市了世界上第一只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而法国医药巨头赛诺菲-安万特则是第3家向中国市场进军的胰岛素制剂的企业,其研发的长效胰岛素产品??甘精胰岛素于2001年在美国上市,3年后其就将该产品引入了中国市场。
在国内,进口胰岛素一直占有统治地位,直到1998年,甘忠如博士率领其科研小组在实验室里成功地生产出第一批国产重组人胰岛素后,我国才打破了长期以来被跨国公司垄断人胰岛素市场的局面。此后不久,这一技术被转让给了通化东宝药业,得以成就了该公司如今在胰岛素市场的稳固地位。随后,北京甘李药业有限公司又相继开发出了两只胰岛素类似物。尽管如此,胰岛素市场长期以来被外资企业垄断的现象仍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因此,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只能共享不到5%的胰岛素市场,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
注射剂型有局限性 新剂型成开发重点
勿庸质疑,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主要药物,胰岛素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然而,由于胰岛素属于肽类,如果直接进入胃肠道会被破坏而失去活性,所以,必须通过注射途径进入体内循环,但其需要频繁给药的特点又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痛苦,这一治疗局限性使得人们一直以来对胰岛素治疗可谓是又爱又恨。然而,随着各种新释药装置的诞生以及各种制剂新技术的蓬勃发展,非注射型胰岛素作为一种新的治疗设想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不管是药物研发者,还是临床医师,抑或是普通患者,均对非注射型胰岛素寄予了厚望。
早在几年前,有专家就曾对胰岛素产品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认为非注射型胰岛素必将取代传统的注射剂型,并且很多制药企业也看好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于是纷纷致力于非注射型胰岛素的研究和开发。其中,吸入型胰岛素制剂是前进步伐最快的一个。事实上,作为全球首个获得批准的吸入型胰岛素,辉瑞公司的Exubera早在2006年5月就已通过美国FDA的批准上市了。然而,由于存在肺癌风险,该产品被美国FDA加了黑框警告,并于2008年9月退出了市场。继Exubera撤市之后,诺和诺德也于近日宣布终止了其吸入型胰岛素的开发进程。
这样的结果的确是令人遗憾的,毕竟吸入胰岛素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吸入药用辅料,辅料沉积于肺部,长此以往存在损害肺脏的可能,并且,吸入型胰岛素需要特殊装置,病人的依从性也是一个问题。尽管如此,上述药物的败走麦城却并没有熄灭人们对吸入胰岛素的开发信心。如今,包括MannKind和Oramed在内的公司仍在继续开发吸入型胰岛素产品。他们希望自己采取新一代的设计方案和创新给药途径的产品能够扭转全球首个吸入型胰岛素遭遇滑铁卢的不幸局面。
目前,如何利用新技术保护口服胰岛素在胃肠道中不被破坏,并且又能恰到其时地释放药物也成为了医药界关注的焦点。目前,相关的研究涉及包肠溶衣制剂、酶抑制剂或保护剂、吸收促进剂、微球与毫微囊、脂质体、微乳等。这些新型制剂的开发如果能解决口服胰岛素制剂在胃肠道的活性、稳定性问题,将会成为非注射型胰岛素研究的重大突破,并会产生巨大的理论和商业价值。除了口服制剂外,经皮、颊黏膜、鼻腔等给药途径也是非注射型胰岛素研发的重点,但由于生物利用度、制剂的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如今,这些相关的研究仍在进行之中。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