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河南省科技、卫生等部门和新乡医学院联合召开的食管癌易感基因重大发现新闻发布会宣布,由新乡医学院组织协作攻关,由该校癌症研究中心主任王立东教授领衔的食管癌研究团队,在食管癌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发现:发现两个位于人类第10号和20号染色体上的食管癌易感基因磷脂酶基因亚运型(PLCE1)和核黄素转运基因(C20orf54)。这项研究成果为食管癌高危人群预警和个体化防治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食管癌易感基因研究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将于8月23日发表这一研究成果。
王立东教授领衔的食管癌研究团队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这一国际公认的复杂疾病易感基因搜寻的最新技术,通过对2.5万余例中国汉族、哈萨克族和维族等不同民族和地区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些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食管癌患者均与磷脂酶基因亚运型(PLCE1)和核黄素转运基因(C20orf54)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科学家深入解析食管癌的发病机制,而且为食管癌高危人群预警、早期诊断、个体化预防和治疗以及新型高效药物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子靶标,为今后食管癌的防治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事实上,中国老一代科学家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的研究已证实核黄素缺乏是食管癌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是,膳食补充核黄素所引起的干预效果存在明显个体差异。该研究团队发现的核黄素转运基因C20orf54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种个体差异的分子基础。因此,这一重大研究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环境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生的影响。
王立东教授说,此次研究结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食管癌遗传的分子基础,同时也提示了高易感人群身上所携带的一种分子标记,利用这种标记,通过一滴外周血的检查就可能识别这种高风险人群,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检查,随访。例如胃镜检查等,这样就可能有助于发现早期食管癌患者,从而做出准确的早期诊断,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另外,如果能够更进一步证明这些变化的基因和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就可以设法修正这些基因,阻止食管癌的发生,从而进行基因治疗。同时,还可以根据这种基因的改变,设计或生产针对性的特异性的治疗药物,从而进行个体化治疗。总之,通过了解食管癌癌变的分子基础,建立用于大范围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发现的分子标志,方法,并进一步设计针对性明显的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从而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此项研究是在新乡医学院与安徽医科大学合作研究协议的基础上,由新乡医学院特聘教授王立东博士领衔的食管癌科研攻关团队,联合河南、安徽、河北、山西、新疆、广东、江苏、陕西、山东、宁夏、福建、四川、云南、内蒙古、浙江、北京、上海等17个省区市的50家肿瘤科研院所和科研机构268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同完成。为支持这一重大研究课题的研究,新乡医学院特别设立了科研专项资金,并先后有2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以及500余名医学本科生直接参与这一重大研究课题的样品收集及各项研究工作。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而中国一直是食管癌高发区,全世界每年新诊断的食管癌患者约40万人,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目前中国食管癌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据了解,河南、河北和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此外,广东潮汕和四川盐亭等地区也是食管癌发病较高的地区。另外,少数民族中,哈萨克、维族和蒙古族食管癌发病率最高。
食管癌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迅速、易复发和转移、预后极差,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10%左右。尽管早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由于早期食管癌患者无明显特异临床症状,缺乏高危人群(无症状)预警和早期发现的特异指标和有效手段。临床上首次被确诊的食管癌患者中,95%以上均为中晚期。因此,阐明食管癌癌变的分子机制,建立适用于大规模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诊断的简便、经济和特异的分子指标和手段,对于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诊治水平已成为食管癌研究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