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亟待走出“另类本土化”困境


作者:逄增志    时间:2010-09-16





坚持诚信经营,在经营管理、技术质量等方面应与规范市场同标准、同要求、同步;在本土化方面,牢牢把握方向正确不动摇、规范实施不走偏,那些见不得人的“另类本土化”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是不要的好。

在中国,跨国医药公司一向以诚信守法经营、履行公民责任等备受赞誉,最近这一形象却遭受影响。据报载,日前美国赛生药业因涉嫌商业贿赂正被美国司法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重点调查;8月初,多家跨国医药巨头也曾被上述两部门要求调取其内部资料,再此前,某跨国公司被曝通过行贿换取产品垄断,某抗生素巨头的中国合资公司因涉嫌偷税漏税被追索……

曾几何时,这些负面新闻往往被视为处于转型期的国内药企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中国特色”,如今跨国药企也纷纷深陷其中或被拖下神坛,不由得让人认真审视:如果说一个跨国公司发生问题是偶然的个案,那么一大串赫赫有名的跨国公司名列“腐败榜”则直指市场本身既有积弊,如体制机制、竞争理念、发展模式等等。跨国药企舍弃了其在西方发达国家或规范市场的严谨自律作风而“另类本土化”,这一过程及其深层次的原因值得业内深思。

加强监管的针对性。违法违规经营成本与代价极低,是跨国药企敢于屡屡触及雷区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跨国药企在中国的经营管理与其在国际规范市场有着明显的本质差别。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慑于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与极其严厉的惩处措施,这些企业严格遵纪守法经营,哪有胆以身试法?以本次引发业内高度关注的美国《反海外腐败法》为例,其监管之严、范围之大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而一经查实后果堪称致命。前年被查处的西门子公司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西门子最后付出13.45亿美元罚金,向美、德两国监管机构求得和解。因此,国内在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方面要有制度上的界定。

做好对企业的引导。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高烧不退,并非所有的跨国药企都是“费厄泼赖”(公平竞争)的坚守者。与改革开放初期国门洞开相比,现阶段我们应着眼于中国医药持续发展的大局与产业高端布局,坚持严格标准、技术至上、科学遴选、为我所用的原则,加强对跨国医药企业的引导。同时科学严格的监管必须及时跟上,对跨国公司中的害群之马应严惩不贷,所谓的超国民待遇等早应该成为历史了。

对那些心术不正或抱有侥幸心理的跨国药企来说,及时转变观念,顺应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则是必须的。坚持诚信经营,在经营管理、技术质量等方面应与规范市场同标准、同要求、同步;在本土化方面,牢牢把握方向正确不动摇、规范实施不走偏,那些见不得人的“另类本土化”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是不要的好。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逄增志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