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血:踩在科幻与现实的门槛上


时间:2010-09-20





Bioon.com导读:血是人的生命之源,然而,血液很难储存,而且经常供应短缺,有时还会给人们带来致命的传染病,因此,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人造血变得比以前更为迫切。那么,人造血能否解决上述问题呢?

人造血的优点如下:第一,捐赠的天然血只能保存42天,而且还要冷藏,但是人工血可以在室温中存储一至三年。第二,人造血不必考虑血型是否吻合,将来进一步连猫和狗等动物都能够受惠。第三,一般捐赠的血输入病人体内后,要24小时之后才能恢复100%的运载氧气的能力;人工血则可以立即达到100%运送氧气的作用。

不过,人类研制人造血的历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且,人造血也引起了伦理上的关注。

研究人造血势在必行

据英国《独立报》8月2日报道,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找到能够替代血液的物质,他们的尝试不一而足,包括牛奶、红酒甚至尿液等,都曾被用来代替血,但是,这些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自从1628年英国医生威廉·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以来,人类就不断进行着输血的尝试。1667年,法国哲学家丹尼斯和外科医生埃默累兹第一次将250毫升羊羔血输给了人,可能因为所输的血量不足以导致患者的身体产生排异反应,该试验获得了成功,接受输血的男孩活了下来。接着,不断有人重复他们的实验,但往往出现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死亡,所以输血的尝试慢慢停顿下来。

一个世纪后,日历翻到了19世纪初,人们又开始尝试输血实验。1819年,英国医生布伦德尔第一次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试验。输血的成功让人们寻找人造血的热情有所减退。

但是最近,人们对输血产生感染的担忧与日俱增,他们主要是担心感染HIV和肝炎。英国《独立报》曾报道说,1980年期间,英国有1200名血友病患者因为输入了被污染的血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现在,他们中存活在世的不到400人。另外,至少有两人因为输血而感染了疯牛病,还有其他病人感染了肝炎。

而且,献血人次不断下降、对血液的需求越来越多(每年,仅仅医院中使用的人们捐赠的血就超过7500万个单位,然而,全球每年的血液缺口大约为400万多个单位)、人口的老龄化和外科手术在数量和复杂程度方面的不断增加,都给血液供应带来了难度。

另外,血液不能无限期地储存,它必须在30天至35天内使用,这使得约有10%的捐献血液不能被合理利用。血液还需要冷冻,因此在一些生死关头,例如车祸现场或战场上,进行输血就很困难,这也是美国军方在越南战争前首先开始研究并开发人造血的原因。

上述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促使科学家再一次踏上寻找人造血的“万里长征”。到目前为止,科学家用于人造血研究的投入超过了10亿英镑,许多科学家相信,人造血离人类越来越近。

但是,找到血液的替代品或者制造出人造血液,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尽管美国HBO(家庭票房)频道获得如潮好评的电视剧《真爱如血》展示了人造血的迷人前景——在该剧中,日本人发明了一种叫做“真血”(True Blood)的人造合成血,吸血鬼们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血液来维生,一夜之间从传说中的怪物摇身变成了普通市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