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料药出口进入相对停滞期


时间:2010-11-15





  在1第65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大会上,与会专家向记者透露,“中国原料药出口额在经过3-4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长后,2009-2010年进入一个平台期。之所以出现这个相对停滞期,说明中国原料药类出口商品价值取向需要改变,产品迫切需要结构升级。”

  以“绿色API,走进制药新时代”为主题的第65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于11月10日至12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共有1000余家原料药、中间体、辅料、化工助剂、天然提取物企业到会参展,几乎涵盖了中国原料药研发、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

  北京东方比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吴惠芳女士表示,据该公司统计,今年1-8月的同比进口总额增长29%,出口总额增长19%。出口方面出现两大特征:首先,一些独占性、稀缺性原料药价格持续走高;另外一方面,同样是中国的优势型原料药,却因为国内产能过高或过度竞争,引起出口价格的下滑或者成交萎缩,如维生素C和青霉素等。

  以维生素C为例,前3季度,该产业的毛利率从50%下降到30%,出口价格明显下降,走出了前三年的高利润期。直到现在,维生素C价格还未见底。

  吴惠芳指出,随着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不断提高,中国原料药的出口销量虽然还在增加,但未来的增长已经有限。更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在中国进行原研品牌的生产和加工,降低成本。她提醒厂商必须重视这个问题,“目前7ACA的出口价平均为800-850元/公斤,而进口价为797-813元/公斤,出现进口价比出口价更低的现象。”

  同时,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沈贤姬女士向记者指出,明年全球需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她建议出口企业应保住欧美市场份额,同时尽量增加国内市场份额,要从价格竞争调整到差异化竞争战略。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