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12月12日起,降低头孢曲松等部分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涉及174个规格的药物,调整后的药品价格将比之前平均降低19%。现在,降价时间已过半月多,甘肃省的医院、药店对其执行如何?老百姓是否真的感受到了此番药品降价带来的实惠?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医院全部执行新价格
据了解,12月12日起降价的药品基本都是常用药,包括二甲双胍、阿奇霉素、阿莫西林、葡萄糖、氯化钠等,每一种药品至少有2个剂型,最多的有10个剂型。这些药品主要为单独定价的药品,而且多数是进口药品。
12月23日,记者在兰州市多家医院门诊大厅里看到,新降价药品的价目表已悬挂了出来。“降价少则十几块,多的二三十块,对老百姓来说的确是最实惠的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马医生表示。
“本次降价共涉及17个品种,医院从12月10日起开始陆续调整了价格,到12日就全面执行新价格了。”12月23日,接受采访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主任、主任药师、教授武新安说。
武新安介绍,本次降幅最大的是合资企业生产的药物——头孢曲松,降价前价格为93.78元,现在降到65.7元,降了28.08元;降幅较小的药物“达克宁”原价13.16元,现价12.7元,降了0.46元;同样,治疗拉肚子的“蒙脱石散”,原价20.17元,降后20元,降了0.17元……
记者在省人民医院了解到,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药品乳酸环丙沙星原价为80多元,现价不到60元,足足降了20多元。仔细一算,这样一来,光是药费就能为患者节省近25%。
省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葛斌告诉记者:“谈论这次药品降价到底能给患者带来多大的实惠,没有太大的意义。实际上省医和其他一些医院在国家降价之前,好多的药物价格都是低于或很接近此次降价后的价格。”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我省从12月12日起降低头孢曲松等174个规格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9%,取消了16种单独定价产品定价,两项举措预计将减轻全省群众药费负担2000到3000万元。
部分药店难见限价药
连日来,记者走访兰州市民主西路、皋兰路、静宁路、张掖路的万民、惠仁堂、德生堂等药店,发现这些药店均已按要求降低了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品的价格。
在一些药店记者注意到,1g装的头孢曲松已经降至每瓶65.7元,而该药此前是每瓶93.8元,降幅为30%;12.5mg×20装的卡托普利,从每盒34元降至22.1元,降幅达35%……
“此次降价对药店的利润不会产生较大的冲击。”一家大药店的高姓负责人表示,虽然调价的药品为抗生素、消化系统、呼吸道、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常用药品,但多为进口药或合资品牌药,且价格较高。一般药店大多会在保证效果的基础上,选用同类药物中价格较低的产品。
记者走访多家药店时也同时发现,此次降价的药品,在有的药店少有销售。有药店采购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降价的药品基本都不是药店经常销售的药品,且利润较低,所以购进不多。
省食药监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此次降价的174种药品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单独定价药品,而且大部分是知名外资企业或者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药品。它们大多属于专利原研产品,具有单独定价的权利,价格普遍较高。
药品会不会再现“降价死”?
70岁的汉老先生得知药品降价的消息后,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以前有些药品一降价,很快就在药店消失了,这次会吗?医院药价降了,医生会不会不开这些药了?”
“价格低对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是好事。”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根据以前的经验,一些药品降价后会很快在市场上消失,所以他还是有一些担忧。同时,现在物价上涨,药品原材料也在涨价,药品价格下降后质量会不会也跟着下降?
据这位医生介绍:市场上已“消失”的药品绝大多数是普通药品,价格本来就低,招标后,价格再次下降,就几乎没有厂家供货了,如心脏病救治必须用的“西地兰”注射液,还有苄星青霉素、硝酸甘油片等,医院有时就找不到货源。
“根据以往的经验,凡被列入降价目录的药品,有的很快就会在市场上消失。可没过多久,这些消失的药品又改头换面重新出现,价格却比原来提高了许多。”在甘肃已从事10多年药品零售的马超说,其实,每次调价后,都有一些限价药从医院、药店消失。原因是“限价令”让药店和医院无钱可赚,于是哪种药品被限价,药店、医院就停售哪种药品。
有分析人士认为:“事实上,每次降价只是国家‘挤干’药品价格‘水分’的举措之一。日前,针对集中招标采购不规范、部分药品出现断供缺货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指导意见,对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质量、价格和供应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了严密设计,贯彻这个意见,也能起到降价的作用。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