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中医药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说。
王国强表示,“十二五”时期是实现中医药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科学判断、把握形势和发展趋势,制定好“十二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十一五”成就显著
王国强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医药总费用从2005年的1113.4亿元增加到了1926.6亿元。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2.43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多的一年,重点支持了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41所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147所县中医院建设以及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国中医药在六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中医药改革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将中医药立法纳入国家立法机关工作日程,中医药作为重要内容被列入医改的五项重点工作。中央和地方在各方面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出台了地方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文件。二是中医药改革发展树立了新理念。三是中医药改革发展确立了新思路。四是中医药工作创立了新方法。五是中医药事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六是广大中医药人员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新贡献。
《医药经济报》记者看到的一份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报告》显示:从2005年底到2009年底,中医类别医院从3009所增加到3299所,增长了9.6%;门急诊人次从2.26亿增加到3.28亿,增长了44.96%。
“十一五”期间,《中(传统)医药法》列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共有26部中医药地方性法规发布实施,同时,我国还发布实施了27项国家标准、269项行业标准,还有一批标准正在制订中,初步形成了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
中药产业也在此期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一五”期间,中成药总产值从2005年的1202.3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2054.4亿元;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对中药材的管理,保护中药种质和遗传资源,加强优选优育和中药种源研究;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药材目前已部分实现人工栽培,逐步发展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中药新药创制能力显著增强;加强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中药制剂的发展,推广应用中药饮片小包装;加快了中药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了GMP改造和建设步伐,淘汰了一批产能落后的企业,使中药生产企业整体能力得到了增强。
王国强指出,“十一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5年,其显著特点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机制创新、转变理念和方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