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相比欧美,我国大型医院在设备的拥有量上还是存在巨大的差距。相关数据显示,美国每百万人拥有PET与PET-CT的数量为5~6台,日本为3台,而我国仅为0.1台。
在核磁设备方面,中国每百万人只有1.6台核磁共振成像,美国每百万人拥有18台。在高端领域,国内医疗机构的设备拥有量依然不足。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戴建平表示:“核磁共振技术在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癌症等领域的研究和诊断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西门子医疗系统集团中国区总裁欧翰林表示:“中国的CT扫描仪非常少,因此使用频率很高。中国1台设备每天要扫描多达100位病人,是德国医院平均使用率的3倍还多。”
“目前国内三级医院高端医疗器械设备功能的利用率只有50%~60%,不少媒体认为采购高端设备存在浪费,”戴建平指出:“事实上,即使是以科研为主的医疗机构,其设备也主要用于临床,很多用于科研的功能根本用不上。以MR 750为例,美国不少研究机构都有3台,所以其功能利用率高。”
此外,对于三级医院来说,高端医疗设备也给医院带来了不少的收入。对拥有CT扫描仪的中国医院而言,CT扫描诊断是一项主要的收入来源,利润贡献率最高能达到30%。
随着三级医院对于高端医疗器械需求的不断提升,其业绩增长也值得期待。GE和飞利浦在华的医疗设备业务都将出现两位数的增长,而西门子称,其目标是:医疗影像设备在华销售增幅高于市场预计的年增长率10%。
外资核磁产品成首选
由于经济低迷造成美国的医疗仪器设备市场长期萧条,据市场研究公司Frost & Sullivan称,美国的医疗成像设备和服务市场去年萎缩了三分之一,从144亿美元下降到97亿美元。
因此,未来几年,GE和飞利浦、西门子都会加大力度将更多的高端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如Discovery MR 750 3.0T磁共振仪这样的高端影像设备将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随着核磁进入3.0T时代,未来高端核磁产品成为医院采购的重点产品。磁共振设备因密度分辨率高,无放射线,对人体安全无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
杜克大学大脑成像研究中心主任Allen Song教授认为:“未来10年是脑功能的10年。”医疗设备行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牵涉学科很广的综合性产业,技术门槛很高。国内企业难有高端核磁产品推出。因此,高端核磁设备市场还是由外资企业垄断。
在科研活动中,医疗机构也对设备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GE医疗中华区副总裁兼影像事业部总经理陈雁介绍:“MR750带来的是业内更准确的功能成像,以往磁共振做脑功能成像时间稍长机器就会发热,导致数据严重漂移而失真。MR750的内冷梯度使脑功能成像fMRI的长期稳定性提高200%,采集数据漂移率达到0.03%,实现更稳定、更真实的脑功能成像。”
此外,三级医院选购外资产品也有其实际需求。据记者了解,三级医院不但在日常的诊断方面有需求,在科研方面也有一定的需求。不少医院打算把其拥有的核磁设备由1.5T升级为3.0T。
作为国内唯一的3.0T 系列产品,MR750独特的梯度系统使eDWI首次实现3.0T的全身弥散成像。eDWI为临床提供新的高信噪比高分辨率肿瘤筛查方法,在分子水平对诊断与预后进行评估,对于开展科研的医疗机构来说,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