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来浏览一组数字:
2006年~2010年,我国从事医疗器械对外贸易的企业由26184家增加到33448家,年复合增长率5.12%;
我国医疗器械产品进出口总额从2006年的105.52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26.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1.05%;
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在全球医疗器械贸易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3.62%上升到2010年的5.74%,排名从第七位上升到第三位……
“十一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无论是自主创新水平,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还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和营销网络的拓展,均取得了令人兴奋的进展。
日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就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十一五”期间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分析,并于今天在本报首次公布相关信息。我们将分两期刊出全文,希望能够为业内企业、机构进行规划和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贸易快速增长
出口竞争力增强次高端产品出口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对外贸易不仅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质量和效益都有一定提高,出口产品逐渐从数量低附加值向质量高附加值转变,而且我国已成为部分医疗器械产品的最重要来源市场。
贸易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市场活跃,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从2006年的105.52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26.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05%。其中,出口额从68.71亿美元增长到146.99亿美元,年均增幅16.43%;进口额则从36.81亿美元增长到79.57亿美元,年均增长16.67%。贸易顺差从31.90亿美元扩大到67.4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57%。
“十一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贸易占世界医疗器械贸易的比重平均为4.93%(“十五”期间的这一数值为3.34%);其中,我国医疗器械出口贸易占世界医疗器械出口贸易的比重平均为6.19%(“十五”期间平均为4.28%);我国医疗器械进口贸易占世界医疗器械进口贸易的比重平均为3.56%(“十五”期间平均为2.43%)。
分析:我国医疗器械贸易顺差的增长,不仅说明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也达到了国际标准和要求。同时,这标志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
出口竞争力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均有所提高,出口势头良好,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在全球医疗器械贸易中的占比和排名逐年上升,比重从2006年的3.62%上升到2010年的5.74%,排名从第七名上升到第三名。其中,出口贸易占全球医疗器械出口贸易的比重从2006年的4.6%上升到2010年的7.18%,2010年排名为第三名;进口贸易占全球进口贸易的比重从2006年的2.59%上升到2010年的4.19%,2010年排名为第六名。
分析: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占世界医疗器械贸易的比重逐年上升,其中尤以金融危机后的提高幅度明显,表明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
2008年暴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公共卫生费用缩水,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因质优价廉而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市场上的替代产品。另外,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暴发的一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也促进了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大量出口。
次高端产品出口增长
目前,国际市场上60%~70%的医用耗材类和医用敷料类产品均出自我国,因此,我国已成为这两大类产品的主要来源地。但是,近年来,医用耗材类和医用敷料类产品的出口增势平稳,占比平缓下降;而根据近年来的海关数据分析,我国次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如诊疗设备类、口腔设备材料类产品的出口和占比缓慢上升,其中口腔设材类产品的增长相对明显(这与其总额较低有关),出口额从2007年的1.4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89亿美元。
分析:以往,我国出口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产品和中低端产品。而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企业通过技术改进等,使次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出口出现缓慢上升的良好局面。不过,我国相关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企业需要积极引进技术和改造现有产品、提高档次,以便保持现有的出口增速。
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
“十一五”期间,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势头不减,从事医疗器械对外贸易的企业由26184家增加到33448家,年复合增长率5.12%。企业的营销模式随之改变,从最初的原始设备生产商(OEM)向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原始品牌制造商(OBM)过渡,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和策略,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也普遍提高。
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还分别在美国,中国香港和内地上市。其中,康辉医疗、深圳迈瑞、稳健医疗和敖华医疗在美国上市;创生控股、微创医疗、威高国际在中国香港上市;鱼跃医疗、乐普医疗、宏达高科、红日药业、阳普医疗、九安医疗在内地上市。此外,国内一些外向型企业分别在境外建立分公司,逐步形成境外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基地。
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这些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纷纷创建自有品牌,然而市场份额尚待提高。可以预见的是,国内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将促使医疗器械相关技术、资本、人才和渠道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将淘汰一批规模小、水平低的企业,未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新企业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
高端仍依赖进口
海关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进口医疗器械产品中,80%以上为高端诊疗设备,部分在华的跨国公司通过生产次高端医疗设备,弥补了我国部分品种的产业空白。
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仍然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和海归学者回国创业,多数产品自主创新仍处于起步和仿创吸收阶段。
来源:中国医药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