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市场火热,但对生物类似物特性与安全性在临床上的探讨却从没有停止过。
在日前由赛诺菲安万特举办的关于“生物类似物与原研产品差异”的研讨会上,多位国际专家就目前生物类似物的发展与应用展开了讨论。
生物类似物的特殊性
1982年重组人胰岛素的问世宣告了生物制剂时代的到来。时至今日,生物制药迅猛发展,但由于生物制剂治疗的高成本,以及发达国家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倾向,加大了对削减医疗成本的需求;而另一方面,现有的生物制剂专利很大一部分即将过期,一个广被强调的数据是,到2016年约有250亿美金份额的生物制剂将失去专利保护,这些都为仿制生物制剂潮流的到来提供了舞台。
尽管如此,临床专家们一直呼吁要重视生物类似物与原研生物制剂的区别。由于生物制剂生产流程的差异会导致产品属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并不能完全被现有的分析检测手段发现。因此,生物制剂质量的认定不仅需要通过测试,生产流程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生产流程所产出的生物制剂一定存在差异,所以国外权威机构引入生物类似物的概念,并对生物类似物进行了特殊规定,“在原研生物制剂保护期过后,参考现有的生物制剂并按照市场授权法规,需要单独申请许可的一类生物药品制剂”。承认其有别于传统仿制药,需要进行更多的非临床和临床检测。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Giulio Marchesini表示:“两者的区别不一定是短期内能看出来的,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甚至二者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相同,但可能在生物类似物的生产过程中有一些杂质附在活性成分上,从而影响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并不是说生物类似物更不安全,但是需要提供临床实验数据,证实其与原研生物制剂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别是免疫原性。”
而对生物类似物而言,在所有由结构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中,最受关注的是免疫原性问题。“免疫原性是生物类似物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当一个生物分子进入体内的时候是很容易产生抗体的,这个抗体可能产生中和作用,使得药物失效,另外一个就是改变药物的动力学,有可能变得疗效更强。因此对于一个生物类似物的免疫原性需要非常仔细的监测。”Giulio Marchesini认为。
风险管理跟进
欧洲在全球率先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生物类似物审批途径。欧盟EMEA首先于2005年颁布了生物类似物指南。该指南规定,厂商必须能够证明生物类似物或改进工艺的产品与参比品已上市的原研药在质量、疗效与安全性上的可比性。
而WHO于2010年4月发布了生物类似物指南,用于指导各成员国的生物类似物评估。WHO指南的一般原则包括:化学仿制药的申请步骤并不适用于研发、评估和审批生物类似物;生物类似物需通过可比性研究显示在质量、非临床、临床疗效和临床安全性方面和原研生物制剂的相似性。
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被认为是生物类似物市场发展的重点区域,一些生物仿制品已经赶在发达国家之前上市。“由于生物制剂和生物类似物两者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中国和印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建立风险管理计划和药物警戒系统。”美国内分泌学会印度分会会长Shashank R表示。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