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或将于本月正式对外发布。”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7月14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峰会上表示。此《规划》加上此前发改委制定发布的《生物医药发展十二五规划》、商务部制定发布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即为医药产业的“十二五”规划方案内容。
于明德表示:“十二五”规划核心思想是“产业转型,技术升级”,不追求当前的速度和数量叠加,这与“十一五”规划有本质区别。产品标准要升级,要更安全、有效,质量保障体系也要提高,这将大大提高我国制药业的生产水平。
医药投资价值显著
于明德预言,“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将会产生一系列非常利好的变化。如医药原创能力的提高;我国将从仿制药大国,走向原创药大国,到“十二五”末将有25个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一类新药。另外,我国制剂将走向欧美市场,目前已经有31家企业获得欧美制剂的认证,“我们希望‘十二五’达到100家。那个时候,让奥巴马先生也吃上中国药,将不是一个笑话。”
与会诸多投资人对医药行业表现出很大的热情,普遍认为医药行业目前估值合理,长期价值显著。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共有超过60家企业获得总计6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相当于2007~2009年的总和。同时,医疗健康产业境内外IPO稳中有升,成为IPO数量最多的4个行业之一。
于明德在会上说,至2015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3.6万亿~3.7万亿元人民币的水平;而从今年开始至2015年,年平均增幅将达23%~24%。2011年行业利润增幅有望达到30%。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医药行业核心个股动态PE在30倍左右。以30%的行业利润增速测算,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未来10年将是中国医药行业的黄金10年,行业依靠稳定的成长性不断化解估值压力,医药股仍具有明显的长期投资价值。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605起,其中披露金额的538起共涉及投资总额60.67亿美元。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仍是今年投资热点之一,上半年共发生投资案例33起,涉及金额1.94亿美元。
据悉,医疗健康产业在发达国家一般占GDP10%左右,而中国这一产业只占GDP的不到4%。当前,在华跨国药企、国内大型医药集团的产业整合、并购越来越活跃,国家政策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因此,医疗健康产业正成为大量新设立PE基金的重点投向。
于明德分析其走访过的企业发现,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资金、技术等固然重要,但是影响企业尤其是医药企业发展最为核心的是政策环境。于明德呼吁,政府应建立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
会上,一些投融资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政策不明朗,机构对于一些长期看好的领域如医疗等,短期持观望态度。
医疗器械渐热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秘书长孟建国在会上表示,扶持医疗器械产业将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今后5年,中国县级医院的医疗设备、影像设备、检验设备以及信息化产品的需求量将暴增,“新医改大力投入基层医疗机构,今年国家将对每个县医院投资250万元,每个中医院则投资200万元。”目前中国拥有180多万个自然村、近42万个乡镇级政府。此外,新医改带动民营医院市场,又会给医疗器械市场带来商机。
据悉,目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容量约为10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1%,与药品的比例是1:10。“发达国家是1:1,这说明医疗器械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孟建国说。
中金公司直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陈十游也颇为看好医疗器械:“目前中国60%的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属于80年代中期的产品,面临换代;医疗器械消费在整个医药行业消费中的比例只占13%,而国际上平均水平为42%,还有很大成长空间。医疗机械未来将是VC/PE投资重点。”
另外,家用医疗器械市场也被投资者普遍看好。
美国著名的巴特尔研究中心对今后10年市场热门进行预测,排名第一位的是能消费得起的家居医疗保健;美国《财富》杂志预测,21世纪前10年发展较快的产品,家庭医疗器械也被排在第一位。在西方,家庭医疗器械已占到整个医疗器械产值的40%。
最近,有两家公司都分别宣布参与独居护理和家庭健康护理研究计划,GE医疗集团由匈牙利政府资助500万美元进行家庭健康研究计划;Intel和爱尔兰国家发展局已经建立了一个3000万美元的TRIL独立生活技术研究中心。
而在中国,鱼跃医疗等以家用医疗器械为主的器械厂商的快速发展也印证了这一市场机遇点。
天图创投合伙人王岑表示,目前中国大多数医院采用的医疗器械大都从国外进口,但事实上,国内一些小企业生产的中低端器械性价比不低于国外产品,投资人应更多考虑对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提供扶持。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李瑶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