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整合再造移步综合发展


时间:2012-01-06





自2011年5月商务部发布《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以来,国内医药流通行业对于规划中提出的“全国要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过百亿元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的目标相当敏感,大多数企业纷纷开始内延外扩,而对现有大型医药集团而言,从内部整合的基础上展开对外并购,无疑是一条实现快速扩张的捷径。

而对于一些没有充裕并购其他企业资金的大型流通企业来说,扩大流通产业的产业链,也不失成为一种多重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方式。

医药流通业整合向产业链纵深

目前医药市场中的整合具有一种共性,即集团药业、商业、生物医药等资产全部集中于一家上市公司,无论是以吸收合并为手段的上药集团,还是以发行股份收购集团资产的哈药集团,都具有这种特性。而这种特性也与中国现行的医药体制有关。

近两年国家实行基本药物招标,导致药厂出厂价重挫,且限制使用抗生素对医药企业“打击”也很大,而被认为潜力巨大的生物制药又需要大量资金,因此集团将传统中西药、生物药及商业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

未来,医药工业并购或将成为整合新趋势。上海医药明确表示未来并购重心将转至工业领域;华润北药频频发力,拟以4.04亿元将北药集团旗下4家中药类公司打包注入华润三九,将大输液专业化制药公司上海长征富民金山注入双鹤药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多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加快产业内部结构调整,鼓励技术创新,对创新企业给予扶持。先期公布的规划有“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这些规划要求促进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发展疫苗、单抗等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关注疾病预防和新型诊疗技术应用,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这些规划出台也对创新型、综合实力强的企业给予最大鼓励。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十二五’规划对医药市场具有重大影响,不仅有助于建立基本医药卫生制度,而且将提升医疗卫生整体消费,促进市场整合,平衡中国中西部地区医药发展及鼓励研发和创新。”德勤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全国领导人吴苹认为,在“十二五”规划以及老龄化、财富转移和城市化人口的驱动下,中国有望在十年内成为全球第二大生命科学与医疗市场,专利药、OTC和仿制药均有广阔前景,跨国和本地企业对及时扩大市场份额和优化销售渠道的迫切需求,显著推动了行业并购活动。

多重方式促进医药流通行业多点“开花”

与财大气粗的医药流通“三大佬”相比,一些流通企业把眼光放在了其他的流通领域上。例如,九州通于2011年联手京东商城打造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而中型流通企业英特集团、浙江震元等则计划通过加大并购和项目扩建拓展医药流通业务。前者先后完成对多家公司的并购、筹建药材公司,并推进物流平台建设;后者推出5.3亿元的定向增发方案,用于直营门店及营销网络建设、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等。

多重方式,促进了医药流通的多点“开花”,而开的最奇特的一朵“花”,当属目前逐渐新型的生态园型的旅游类流通行业。

把医药流通与健康生态游捆绑在一起,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却有其独特优势。一方面是国家支持国内旅游文化发展。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全会进一步指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旅游健康生态园作为一种跨产业结合的新兴业态,恰恰是医药流通企业擅长运营的范围。医药流通企业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保护开发的有利契机,选择将健康产业、旅游产业相结合,发挥自身熟悉健康产业的优势,充分盘活企业周边的旅游、历史文化资源,既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健康渴望,也是推进健康产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紧密融合、共同繁荣,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随着2012年的到来,医药流通领域的厮杀将显得更为激烈,而未来不能在唯一扩大产业链,没有过于丰厚的资产去并购其他企业的大中型医药流通企业,必须要找到一条属于自己,并能够扩充自己实力的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同时也要注重于其他相关行业的结合,例如健康生态园,也是将旅游行业、文化行业、医药行业结合起来,通过自然和人文资源区位优势,良好的健康领域发展基础,来进行运作。


来源:慧聪制药工业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