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之道何在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时间:2017-07-25





  企业走向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类资源和两个市场,不仅有利于企业结构调整与新增长点培育,而且有利于国家发展;不仅是中国制造企业在国内产能过剩与市场饱和压力下寻求新发展的突破口,也是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中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环,是中国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经济中,品牌是产品的核心内容,品牌识别已取代产品识别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品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品牌竞争力已经成为提升企业形象及增加企业盈利的关键所在。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已日益受到企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与核心载体,也是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转变的前提。中国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完成了前期的技术与资本积累,在一些技术领域已经成为国际领先者,具备了实现弯道超车、从技术跟跑者向技术领跑者转变的扎实基础。当然,要最终完成这一重大转变,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坚持持续创新,尤其是关键领域的重大创新必不可少。


  企业走向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早期,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国制造企业,更多是为了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但随着市场的成熟与企业技术的进步,企业不得不开始将经营触角逐渐伸向国际市场。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类资源和两个市场,不仅有利于企业结构调整与新增长点培育,而且有利于国家发展;不仅是中国制造企业在国内产能过剩与市场饱和压力下寻求新发展的突破口,也是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中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环,是中国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在国家大力推动和企业自身利益驱动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迎来了加入WTO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对外投资从量到质的飞跃。已经茁壮成长起来的大国制造企业,不应继续局限于国内市场的经营,必须树立、拓展、强化国际视野,加快走出国门,积极经略全球市场;应努力构筑全球优势,深度参与全球竞争,以全球资源服务全球用户,推动企业持续做大做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杰出企业,将中国由制造大国建设成制造强国。


  推动制造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化经营,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国际化经营支持,另一方面更需要中国制造企业自身加强国际化经营能力建设。在国家层面,一是必须继续坚定执行支持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的国家战略,并逐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环境,强化国际化经营支撑体系建设,更好为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政策支持与服务。二是政府在国际交往活动中,应加强中国制造形象宣传与塑造,主动为中国制造产品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国家背书,并利用国际交往机会促进中国制造业向外输出产品与资本,促进中国制造业进入当地市场。三是要加强对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监督与指导,确保中国制造企业安全稳妥地开展国际化经营,帮助降低国际化经营风险。


  面对全球化发展大趋势,我国制造企业应当进一步强化国际视野与国际思维,将企业国际化布局上升到更为重要的战略层面,持续加强自身国际化经营能力建设,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提升国际化经营收入与利润占比,将更多中国制造企业打造成全球化企业。


  为此,一是企业领导人要进一步强化国际视野与国际思维,站在全球化视角来谋划企业发展方向,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布局企业生产网点,配置企业经营要素与资源。


  二是要加强国际化经营人才培养与储备,确保研发、营销与管理人才都能够具备国际化经营能力,胜任国际化经营岗位,并为国际化经营人才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薪酬体系。


  三是进行国际化研发布局,根据本行业国际技术人才与研究机构分布情况,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全球化研发网络,整合全球技术创新资源,打造全球开放创新平台。


  四是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尤其是要契合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在当地进行投资发展;要结合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向外转移产能,通过合作快速进入当地市场;要积极稳妥地开展国际并购,通过国际并购快速占有技术、经验与市场。


  五是要加强国际整合能力建设,包括国际资源整合利用能力、国际市场协同发展整合能力,以及国际并购完成后的企业文化、技术、资产、人员等综合整合能力的建设。


  六是要加强国际化经营风险管控能力建设,要加强国际化经营风险的预先调研与预测,提前制定风险应对方案,尽力避免或弱化国际化经营风险。目前国内已经有一大批优秀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值得其他企业总结与学习。


  在现代经济中,品牌是产品的核心内容,品牌识别已取代产品识别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品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品牌竞争力已经成为提升企业形象及增加企业赢利的关键所在。一个成功品牌的价值不仅在于品牌能够保证将来的收入,增加顾客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更在于企业出现危机时能给予企业以支持,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受到企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9年,商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国际知名品牌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1年工信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工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2013年底,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提出设立“中国品牌日”;2017年5月2日,国务院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知名品牌建设方面积极行动,并且取得了较好成效。201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中航工业连续第五年入榜,品牌价值1118.56亿元,名列第25位;品牌价值比2012年的598.67亿增长了86.8%,排名提升了两位。中国大型制造企业品牌在国际主要品牌排行榜中的进步也十分显著。在Interbrand发布的2016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中,有华为和联想两个中国制造品牌上榜;在2016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上,有15个中国品牌上榜,其中包括华为等5个制造品牌。在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2016年《世界品牌500强》榜单,有36个中国品牌入选,其中制造业品牌有12个。在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国有55家企业上榜,其中华为等15家为制造企业。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政府要在中国制造业品牌建设中积极作为,为品牌建设打造良好政策与制度环境。


  一是制定并落实自主品牌建设国家战略。应在国家层面出台鼓励民族自主品牌建设的文件,把自主品牌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全面调动国家资源,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在我国制造业中打造500个国际知名品牌;确保实现习总书记“三个转变”目标,“形成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探索培育一批能与国际顶尖品牌相媲美的“中国制造”高端品牌。


  二是加强品牌、商标、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应及时研究品牌侵权案件中的新现象、新趋势,加快完善与品牌建设有关的立法,切实堵住品牌保护的法律漏洞,不给不良企业提供任何可非法钻营获利的机会。尤其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以及基于当前网络技术的品牌延伸产品的立法保护,加大违法侵权惩罚力度,提高侵权打击的法律震慑力。


  三是打造企业积极参与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应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为推进商标品牌建设、增强商标运用和保护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四是在国际知名品牌打造过程中,积极为企业站台,为企业品牌背书。


  五是强化外资并购活动中的产业安全审查,加强对民族知名制造品牌的保护,严防外资借助品牌并购恶意控制我国战略资源,控制终端市场,进而摧垮我国民族产业。


  六是做好知名品牌的认证与管理,严格控制认证数量,加强认证后产品品质复查,确保“驰名商标”能够真正反映产品品质。


  企业是品牌建设的主体,也是品牌效应的直接分享者。大型制造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因为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的投入与努力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收入。因此,制造企业应多维度投入加强品牌建设。


  一是加大企业品牌建设投入,包括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品牌宣传推广,积极参加或支持社会公益活动,大力提升企业品牌的社会认知度,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二是高度重视技术、品质、文化、售后服务等品牌支撑要素建设。努力加大创新投入,持续提升技术优势,为打造强势制造品牌提供有力支撑。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断追求卓越品质,以优质产品助力品牌价值提升。注重品牌文化的提炼与升华,以增强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品牌美誉度、忠诚度。


  三是突出品牌个性打造,构建品牌差异,锁定个性化消费者。同时加强品牌维护,做好品牌宣传,尤其是要加强中国品牌的海外营销推广。


  四是主动加强品牌保护,包括加强国内市场假冒、仿冒产品打击工作,保护企业品牌不受非法侵害;合理利用国际商标注册机制,积极开展品牌国际注册,做好品牌延伸保护,避免企业商标及与品牌有关的其他衍生产品遭遇恶意抢注。


  五是积极探索品牌建设新路径,利用新思维,借助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新工具,来创建品牌、发展品牌。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与核心载体,也是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转变的前提。中国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完成了前期的技术与资本积累,在不少技术领域已经成为国际领先者,具备了实现弯道超车、从技术跟跑者向技术领跑者转变的扎实基础。当然,要最终完成这一重大转变,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坚持持续创新,尤其是关键领域的重大创新,必不可少。


  对企业来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转变、谋未来。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但企业投入最大、最为引人关注、最受政府部门重视的,最终能够推动企业实现“涅槃”的,是技术创新。尤其是对制造企业来说,技术创新的意义更为重要,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是制造企业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基础,也是实现技术领跑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在完善创新发展制度供给方面采取了诸多举措。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文件,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具体举措和要求。相关政策举措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有可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为更好促进制造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建议国家政策围绕以下方面进行发力。


  一是围绕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确立国家重大技术研发专项,并加强有关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建设,为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瓶颈提供便利。


  二是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创新研发投入税前加计抵扣范围,提高税前加计抵扣比例。


  三是优化国家财政创新研发投入分配方式,提高企业参与度,将更多公共研发支出以问题为导向向企业倾斜,尤其是要向自主创新倾斜和基础研发倾斜,增加对引领式创新的支持,减少对模仿式创新的支持。


  四是加强公共研发支出的结果考核,促进研发效率提升与研发成果转化,确保研发投入能带来更多新产品或现有产品品质的提升。


  五是多渠道帮助企业降成本,提升制造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六是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和薪酬体系,鼓励制造企业灵活聘用技术创新人才。


  七是加强技术交易体系建设,促进技术交易发展,便利企业创新成果价值实现。


  企业向技术领跑者跃进,加大研发投入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已经是全国研发总支出中的绝对主体,尤其是大型企业,更是我国研发投入的关键力量所在。2015年,制造业企业500强的研发经费为5379.6亿元,占全国研发投入的38.0%,占全部企业研发投入的49.4%,制造业大企业在全国研发投入中的地位十分关键。2000年以来,企业在全国研发总支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2006年超过了70%,2015年更是提升到了77.4%。这一占比已经超过了美国。2013年美国研发总支出达4561亿美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3225亿美元,占总支出的71%;2003年至2013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美研发总投入的比例均在68%-74%。但从研发投入总量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指标看,我国企业与欧美先进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统计,2016年我国所有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还不及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制药企业的研发经费。制造业企业500强研发强度虽然近几年连续回升,但仍不及2008年以前,更是远低于欧美先进制造企业5%以上的水平。


  进一步鼓励中国制造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除了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制度供给之外,制造企业自身也必须采取具体行动。


  一是具备雄厚技术积累的大型制造企业必须确立技术领跑战略,调整技术创新方向,加强基础性研发与原创新研发投入力度。


  二是所有制造企业必须彻底转变传统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必须纠正过去将创新作为企业利润调节器的错误做法,始终坚持进行创新投入,尤其是在行业和整体经济环境低迷时期,更应该通过加大创新投入,来构建技术优势。从中长期看,至少需要将大型制造企业研发强度从当前的2%提高到4%以上,使企业研发投入初步达到接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


  三是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强化创新激励。要加大创新人才引进投入,在全球范围内灵活引进创新人才。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分享机制,提高创新人才分享比例,允许创新人才通过员工持股等方式参与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完善与拓宽创新人才晋升通道,提高研发创新人员薪酬标准。确保创新人才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树立开放创新理念,搭建共享创新平台,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资源产出效率。


  五是努力开源节流,努力增加企业利润,夯实企业创新投入财力基础。


  尽管6月2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宣布退出了《巴黎气候协议》,但对我国政府和企业来说都必须持续加强对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严格保护,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以尽可能少地污染环境为前提,进一步减少向环境中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等生产性废弃物,应该成为企业对自身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也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督促企业严格遵守环保规定,绝不逾越环保红线,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是环境保护的监守人,是推动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的关键外部力量。虽然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公益机构等都可以对企业遵守环保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但显然政府的监督管理责任更重,而且不可推卸;做好环境治理与管理,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各级政府部门来说,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倒逼制造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制造企业切实履行环保义务与责任。


  一是推动立法部门加快环境保护立法,尤其是要加快新型环境污染问题的探索研究,确保做到立法全覆盖,不留立法死角;同时要提高环境违法处罚标准,加大企业环境违法成本,削弱企业环境违法动机。


  二是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组建综合性的联合执法队伍,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切实做好大型制造企业远程环境检测监测,加大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与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打击力度,以提高执法效率,增强执法震慑作用。


  三是加强环保法律与意识的宣传教育,探索建立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并将环境违法责任人纳入失信名单管理,提高企业领导人员守法经营意识。


  四是借鉴日、韩等国环境监管制度,探索在我国大型制造企业试点环境管理专员制度。


  制造业大企业应当在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据统计,工业源污染物排放占排放总量比重较高,工业领域是主要污染物减排的重点也是难点,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0%、70%和85%左右。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部分,显然在污染排放中有着关键影响;尤其是其中的大型制造企业,更是污染排放的核心责任主体。


  严守环保红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抓住制造业大企业这个牛鼻子。大型制造企业自身也要强化担当意识,自觉抓好企业污染治理工作,切实履行企业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


  一是严格遵循环保法律法规,落实环评要求,确保企业生产制造过程符合环保规定,并确保企业环保设备及环保监测设施正常运行。


  二是发挥行业龙头企业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响应工信部绿色生产与循环经济倡议,主动进行制造设备升级改造,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实现与环境协同发展。


  三是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一方面要借助大型制造企业的资金与技术优势,加大环保投入,强化环境技术研发,不断提高企业环境治理能力,并通过制定严格企业标准,明确比国家强制执行标准更为严苛的环保要求,主动承担更多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另一方面是要利用企业对产业链与市场的掌控力,加强对制造环节上下游企业的指导,引领更多中小制造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


  一个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良好市场秩序的建立,必须以所有企业共同遵守的市场规则为基础,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规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市场规则从无到有,一直都在逐步完善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对市场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解与把握并不深刻,包括市场规则在内,很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普遍不高,再加上政府市场监管能力不足,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趋向于无序化,恶性价格竞争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少行业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此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不公平竞争现象并不少见。显然,完善市场秩序,政府和企业都还有很大的可作为空间。


  政府部门应在完善市场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企业市场化行为,但并不表示政府在市场活动中就无所作为。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组织天然地承担着市场规则制定职责,并且有义务监督敦促企业遵循落实市场规则。


  一是加强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力度,强化专利、品牌等知识产权维护,确保制造企业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二是要继续深化去产能,有效化解当前制造业领域产能过剩压力,引导供需平衡。


  三是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完善企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引导所有企业诚信经营,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制造产品。


  四是加强公平竞争审查,严格规制与避免优势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


  五是深化国企改革,清除并购重组政策障碍与行政壁垒,积极推动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六是深化行业协会改革,引导行业协会在产业规范发展中积极发挥作用。


  制造企业,尤其是大型制造企业应该在产业规范发展中积极作为。产业组织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产业市场秩序的规范完善,都需要全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其中大型制造企业更需在其中发挥引领作用。


  制造业龙头企业应在如下几个方面采取行动,以推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市场秩序规范完善:


  一是加快推进并购重组,持续提升行业集中度,强化龙头企业在行业和市场秩序规范完善中的影响力。


  二是依法合理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形成行业内大中小企业稳定协同发展的非正式的产业组织机制,实现龙头制造企业对产业内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约束。


  三是持续推进技术进步,不断提升企业标准,加强产品品质管理,为中小制造企业指明技术发展方向,明确产品标准与品质要求。


  四是强化企业自律,严格遵循市场规则与行业规范,为中小制造企业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同时积极配合政府与行业协会组织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