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美国旱灾影响,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大豆、玉米、小麦等减产,上半年国际粮价飙升,G20还特别召开会议商讨对应之策。对此,中国农产品价格是否受到传导而上涨,引发外界关注。
据中国网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表示,基于国内粮食生产八连增的局面以及小麦、稻米基本自给的国内粮食情况,本轮国际粮价的上涨不会对中国粮食供给的基本面造成影响。
美国干旱推高粮价全球粮食供应受创
自今年春季以来,美国中西部地区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旱灾,而这一地区作为玉米和大豆的主产区,高温天气和干旱不可避免地引发农作物减产。
美国农产品直接挂钩世界粮食市场,5月底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价格上涨约50%,大豆价格上涨近30%,均接近或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一项涵盖55种食品的价格指数在7月份上涨了6.2%,是2009年1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G20相关官员在27日召开电话会议,商讨全球食品价格上涨的问题,其讨论的议题包括:增加食品储备、避免出口限制以及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表示,未来十年,农产品价格将在高位震荡,每个国家都应建立粮食基本储备,以满足在一周甚至一个月内应对农产品价格飙升的需求,确保粮食安全。他还呼吁20国集团G20必须共同合作应对食品价格上涨的危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苗迎春表示,由于美国国内市场需求有限,农业保障体系也比较健全,因此此次美国旱灾造成的农作物减产对美国国内影响不大。但作为农作物出口大国,其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产量的降低则会对全球粮食市场有所影响。
事实上,不只是美国,今年主要粮食生产区都因天气原因不同程度减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重要谷物出口国今年也遭遇了欧洲的干旱天气;南美阿根廷和巴西的农作物因干旱袭击大面积毁损,全球大豆供应遭受重创。
美国罕见的旱情显然是粮食价格出现剧烈波动的直接原因。但国际粮食市场在今后一段时间将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发展趋势。目前国际粮食市场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从目前全球所面临的粮食危机来看,粮食储备的全球化也使国际粮食市场更为敏感,某几个国家的粮食歉收将会严重影响国际市场,导致全球性的粮食价格波动。
中国粮食自给率为95% 国际粮价对国内影响有限
基于目前粮食储备全球化趋势,就美国以及其他几个粮食出口大国因遭自然灾害,而导致粮食减产粮价疯涨的情况,市场上有人担心会影响到中国粮食价格,甚至会威胁中国粮食安全。但就目前的市场监测数据以及专家的解读来看,国际粮价的波动对中国主要粮食的价格影响是有限的。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今年以来,老百姓最关心的全国米、面、食用油等呈现整体平稳、微幅上涨走势:籼米与年初相比,价格上涨3.6%,而面粉价格一直较为稳定。
在2009年发布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这份文件中曾提到,依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2020年全国粮食消费量将达到5725亿公斤,按照保持国内粮食自给率95%测算,国内粮食产量应达到约5450亿公斤。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