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涉及到的产业和管理部门非常多,尽管快递企业整体进入冷链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但统一标准将便于企业操作,加速企业在这一领域不断拓围。在最后一公里配送方面,如果一次派送不成功,可以与便利店进行合作。
近年来,各大寄递企业纷纷发力冷链寄递,将冷链作为重要战略规划之一。近日,快递物流业收到一个发展冷链的“大礼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梳理标准体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冷链物流进行了规划部署。邮政业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优化“软环境”,健全标准服务体系
冷链物流是专业性非常强的物流细分行业,需要严格、统一的操作标准,才能保证食品安全。因此,“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成为意见各项任务中的第一项。
“冷链物流并不缺乏标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表示,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标准有200多项,但只有《冷库设计规范》等少数为强制性标准,大多数为推荐性标准,对企业没有较强的约束力。
更为关键的是,冷链物流涉及到的产业和管理部门非常多。一位冷链物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同于工业品,每一种食品都有相应标准,每个部门也有相应标准。“对于同一种产品,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而且有时候不一致,给冷链物流带来困惑。”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冷链物流分会秘书长刘龙昌表示,“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或许以后会有效解决。
意见规定,要按照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原则系统梳理和修订完善现行冷链物流各类标准,加强不同标准间以及与国际标准的衔接,科学确定冷藏温度带标准,形成覆盖全链条的冷链物流技术标准和温度控制要求。
依据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标准化法,率先研究制定对鲜肉、水产品、乳及乳制品、冷冻食品等易腐食品温度控制的强制性标准并尽快实施。
“这会有效解决标准化问题。”刘龙昌说,中邮速递、顺丰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冷链操作经验。“尽管快递企业整体进入冷链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但统一标准将便于企业操作,加速企业在这一领域不断拓围。”
强化“硬设施”,构建全国基建网络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0年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经过几年的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冷库容量为1亿立方米。这与2012年相比大约翻了一番,但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人均总量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尤其是消费逐渐碎片化、个性化,需要冷库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处理能力和周转速度。
基于此,意见要求加强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逐步构建覆盖全国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实际上,各地已经在逐步加强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以泉州为例,该市对于在农村建设低温仓储、购置带有统一标识的冷藏货运车辆、建设农村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的项目,由市商务局按不高于新增投资额5%、单个企业最高50万元予以补助。
“冷链基础设施成本较高。快递企业想要进入这个市场,搭建全国网络,可以通过与社会资源合作的方式实现。”刘龙昌告诉记者,顺丰速运进入冷链物流较早,发展也比较成熟。
日前,由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搭台,正协调顺丰与一些冷库企业进行合作。“顺丰对冷库进行改造,并实施有效的监控,这样既能满足需求,又能降低成本。”
同时,意见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创新经营,开展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等,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设施,提高城市冷链配送集约化、现代化水平。
在末端派送领域,快递企业可以借鉴现有的便利店模式。
刘龙昌说,目前的冷链快递,前端一般问题不大,“最后一公里”主要是用冰块、冰袋等,如果一次派送不成功,就容易出现问题。“便利店的制冷设施比较健全,如果一次派送不成功,可以与便利店进行合作。当然,与普通快件相比,冷链快件需要更细致的责任划分和利益分配机制。”他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