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8日,中国.成都。 远成集团“以心传递,畅达天下”主题签名活动来到成都,同时也全面开通了“成都-昆明”新干线的运行。这是远成集团继2009年10月开启第一条“成都-郑州”货运新干线以来的第四条远成新干线,开启了中国物流行业城市间专线直达公路物流新篇章,更有效地推动了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值得期待的是,远成集团将于5月8日开通“成都-长沙”的新干线。此次“以心传递,畅达天下”签名活动不仅开启远成集团“微笑缔造星级服务,携手共倡绿色物流”中国物流行业新基准,同时也将引领物流行业进入一个崭新的低碳绿色时代。远成集团决策委委员、集团总部对外关系部部长余为梁出席并参加了本次活动,率先在99.9厘米高,22米长的签名横幅上写下庄重承诺,所有员工在分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也宣誓承诺。
据了解,活动将会像奥运圣火传递一样在远成集团全国34家直属分公司,100多家二级分公司相继展开,旨在让所有“远成人”牢记并发扬创业者的精神,用星级服务标准和规范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差异化物流 “货运 客运化”
本次开通的"成都-昆明"新干线每天下午17点准时发车,2辆9.6m高栏货车载货量可达40吨。同时,“成都-昆明”新干线的顺利开通为成都打造西部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全国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技术支持。同时,对于进一步提升成都西部经济中心的地位、促进现代新成都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2007年我国运输费用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公路运输费用占运输总费用的63.2%,而铁路运输费用占运输总费用的10.2%。由此可见,公路物流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核心。为全面实现综合物流高速发展的战略构想,以及更好地拉动内地经济往来,远成集团开始针对城际精准快运进行深度研发,于2009年率先推出有别于传统城际班车的远成新干线。包括“成都-昆明”在内的所有远成新干线产品提供的都是差异化汽运服务,集中体现了“便利、及时、优先”的专业服务,甚至可以说是汽运中的顶级产品。
远成新干线全面实现了“准时准点、定时定班”的企业承诺,而且突破传统,将“次日达”概念提升到“当日达”。此外,新干线的客户及货源还可享受“优先派送和优先分理”等特权。远成集团成为目前物流行业唯一敢作出上述承诺的物流企业。
新干线开通 怎一个“新”字了得
其不同于以往汽运的运作模式,远成新干线采用了定时、定点开行、优先发送、优先分理的货物处理方式;投入的全新长途自有干线车辆,可在途运行24小时,并配有GPS全程定位跟踪装置,全面实行集权化管理模式,真正实现班车式运输。同时,新干线还利用远成集团现有的发达网络,实现了西南云、贵、川地区与华中、苏北地区所有二级城市的网络互动。全程运作中采取集团统一指挥,由总调度台对资源形成统一的管理,彻底解决了分公司之间沟通不畅,以及时效性难控制等问题。据黄远成总裁介绍,到2010年底,远成集团将陆续开通50条新干线,实现覆盖全国大中城市公路物流直达的优质服务。
倡导低碳环保 打造专业绿色物流
低碳环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物流行业不仅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需适应经济发展的低碳要求,承担起为消费者提供享受低碳生活服务的职责,承担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黄远成总裁指出,远成集团倡导的低碳环保的绿色物流,不仅要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同时也要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远成集团在绿色物流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主动履行职责,利用自身先进物流技术,整合集团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高效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和包装等物流活动,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作为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同时远成集团不仅完成了对所有旧车辆排放改装,还强调新购置货车必须符合欧Ⅲ排放的标准,以减少能耗,真正实现节能减排,推动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此外,远成集团运用机械化、托盘联营、单元化堆码、自动分拣机械、条码识别、电子扫描、自动化包装作业等物流技术,以提高效能;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对物流的方案整体布局,全面设计,避免或减少重复建设和人为浪费等。
现代物流的竞争,不单是物流设备、仓库、运输工具、物流信息系统等硬件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服务软实力的竞争,包括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服务质量的优劣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顾客对品牌的综合满意度等。而物流服务软实力一直是中国物流企业参与世界物流竞争的重要瓶颈。远成集团正是基于这一竞争理念,首开物流星级服务,要求在物流服务的各个节点和环节,甚至公司物流产品的研发,物流方案的设计等方面都达到星级服务的标准和规范。这也是远成能够持续维持良好客户关系的关键。
业内专家认为,凭借着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以及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星级服务,远成集团有信心、有能力成为国内领先并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综合物流商,从而真正实现远成集团“以心传递,畅达天下”的企业承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