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发展“第四方物流”提升当地物流行业


时间:2010-04-21





第四方物流市场是应用互联网技术的新型物流交易市场。该市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物流系统和系统有关的信息集中到统一、安全、高效的平台上,实现政府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中介组织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物流政务服务和物流商务服务的一体化,范围涵盖海运、陆运、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其功能支持运输、仓储、分拣、配送等物流供应链全过程。

一、嘉兴发展第四方物流的迫切性

嘉兴第四方物流发展比较薄弱,除了浙江中坤东方物流有限公司06年开始筹建的平湖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嘉兴现代综合物流园打算建设的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外等几个屈指可数的项目外,其他基本没什么第四方物流项目。也正是由于这样阻碍了嘉兴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一是阻碍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使物流产业发展面临较大的市场约束。由于企业普遍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也比较少,物流活动还没有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分散的、低水平的物流管理活动比较多见。

二是物流企业服务手段单一,影响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增值服务的开展。与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内容与手段相比,该市的物流企业不仅服务内容和手段过于简单,而且在物流信息服务、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增值服务方面,还没有或根本没有能力全面展开。

三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难以协调,削弱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映能力和竞争力。由于该市多数企业没有应用ERP、SCM等流程优化技术、EDI/XML数据交换技术、基于互联网的网络交换技术等信息共享和交换技术的应用,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难以得到有效的协调。造成了上下游企业之间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物流流程优化和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整合无法开展;物流活动中的重复操作、准确性差、可靠性低等问题无法得到根治,从而影响每一个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增加物流方面的资源占用和成本开支;上下游企业之间没有快速、及时和透明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就难以形成,不仅影响每个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且直接影响到上下游企业乃至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发展第四方物流采取的措施

一是进一步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第四方物流发展作铺垫。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商贸运输行业,推行信息化运营、制度化管理、标准化运作、专业化发展、品牌化建设。要重点做大做强跨区域的物流集团企业,抓联合重组、推进二三产业分设、优先引进跨区域总部、支持发展“双总部”企业等。因为第四方物流首先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再进行整合,只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才有发展的基础。

二是加速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的整合,建立公共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嘉兴目前正在推进信息化进程,把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就是培育第四方物流,建立物流行业的公共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形式整合物流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使嘉兴物流产业真正有质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目前嘉兴利用互联网运行业务的物流企业很多,但是能够整合一定社会资源的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并不多,所以目前的任务是重点培育已经具有第四方物流的雏形、在整合物流资源方面有一定基础的物流信息平台,使其发展成为第四方物流。

三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做好物流基础建设、产业服务及规范工作。物流产业的真正提升,必须通过第四方物流来完成。对第一方或第二方物流不能靠政府通过财政税收倾斜,因为目前物流资源在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如仓储和运输能力已经是供过于求。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是物流业的“利润点”,可以靠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生存。惟有第四方物流对整合社会资源,提升物流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发展第四方物流应该是政府重点发展的对象,在物流产业政策上,要重点投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网上物流信息和商务活动,做好物流规范工作,如建立商品条形码标准,鼓励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等,给物流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为第四方物流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政府部门应做好以下几点:引导媒体对现代物流理念和方法的宣传,特别是对第四方物流;积极关注与第四方物流相关行业协会的建设;政府统筹编制产业规划,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财政保障力度;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财政保障力度。

四是要进一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和加大物流人才的引进力度。目前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匮乏,因没有对物流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而使其利用率低下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为此,有必要改变当前物流系统中的人才机制,大力引进和培育掌握现代知识的物流复合型人才,形成一支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企业家队伍和物流经营骨干队伍,以促进和保障未来第四方物流的顺利实施,提升全市物流产业整体水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