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发展低碳物流提升企业实力


作者:冯定根    时间:2010-07-26





宁波,作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首批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备受关注。而作为宁波朝阳产业的现代物流业,亦得到了宁波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近年来,宁波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迅猛,但仍存在瓶颈问题。如何加快宁波物流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成为宁波政府亟须解决的一道课题。


■打破物流制约瓶颈


宁波市物流协会会长王鲸航在谈到宁波物流产业现状时说:“目前,宁波还没有一家真正的物流龙头企业可以引领宁波物流业向前发展,无论在资金上、技术上还是规模上,宁波物流企业实力都有待加强。”


据了解,宁波民营物流企业占物流企业总数的80%以上,国有、集体物流企业所占比例很小。宁波物流企业平均职工人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等反映企业规模的指标值均低于上海。大部分民营物流企业不注重加大投资、扩大企业规模,而是着重于眼前利益,缺乏做大做强企业的决心和能力。


这一现象的存在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客观原因是,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低廉,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高新的RFID无线射频技术和物流条形码应用在操作上存在困难。人为因素是,宁波物流企业为了巩固各自的市场和客户群,防止经营机密外露,防止肥水流到外人田,一些可以共享的资源(货源、线路、信息、管理)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也造成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走高。同时,每个物流企业在投入网络节点布局上单打独斗,以致物流网络节点布局不合理,造成运输转换衔接不畅,导致运输时效降低,物流企业各自开发的信息网络与政府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不相匹配,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资源浪费严重。


■低碳物流引领发展


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不妨创新思想,转变观念,从发展低碳物流入手,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装备,把低碳物流经济理念真正融入到物流企业的每个操作环节中,从而推动宁波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措施为:


第一,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噪声大的运输车辆,更新经济环保的国Ⅲ排放绿标运输车辆;第二,尽量采用多式联合运输方式,达到减少能耗浪费和尾气排放;第三,优化运输行车线路,减轻交通压力;第四,采用合理的经济型包装,使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五,减少货物仓储时间和库存管理成本;第六,做到物流流通环节紧密衔接,减少车辆空驶、等待以及重复运输。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冯定根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