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发展步入跨省时代


时间:2010-08-31





  在昨日举行的第六届泛珠论坛上,福建省政府与江西省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强闽赣两省海西港口经济合作的框架协议》,江西将在福建沿海构建江西省海西进出口基地,海西经济区港口发展注入新力量,也标志着海西经济区港口发展将步入跨省时代。


  根据闽赣签署的协议,双方将共同支持由江西省铁路投资集团公司牵头,江西省冶金、化工、能源、物流等有关企业组成投资团队在福建投资经营港口项目,构建江西省海西进出口基地飞地港;由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牵头,福建省港口、商贸、物流等有关企业组成投资团队在江西投资经营港口揽货与物流基地陆地港。


  目前双方初步达成3个实质性项目:江西省投资方控股福建中原港务有限公司,构建石化进出口基地,新公司近期将组建注册;江西省投资方参股福建江阴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构建集装箱进出口基地,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公司重组;江西省投资经营福建湄洲湾港东吴港区深水泊位,构建干散货物进出口基地。


  为支持港口发展,双方在铁路、公路的配套上也达成了协议。双方将加快推进闽赣跨省铁路项目建设与前期工作,研究与实施促进闽赣跨省铁路运输和海铁联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双方还将共同争取将福建湄洲湾经江西至重庆高速公路调整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将福建省道309线与江西省道325线等调整列为国家公路网。


  闽赣两省政府还在提高通关效率方面予以配合。从2010年9月15日起,实施跨省区不同关、检区间进出口货物直通放行和区域通关模式。


  福建省省长黄小晶表示,海西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都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闽赣海西港口经济合作,将充分发挥福建出海港口和江西腹地资源对接优势,加强闽赣产业对接,促进两省互利共赢。


  作为全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福建省一直在整合港口资源,期望将港口做大做强。然而,福建港口实力跟邻近沿海省份相比还是偏弱,福建港口向北面临宁波港冲击,向南面临深圳港竞争,内陆很多省份货物进出口偏向这两大港口。


  去年5月,以福建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战略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港口发展更是迫在眉睫。“建设海西经济区,福建未来发展最大的优势就在港口。福建有最丰富的港口资源,福建要对港口资源进行科学、高起点规划。”福建省副省长李川说。


  去年,福建省还通过了《港口体制一体化整合总体方案》,将通过港口资源、体制一体化整合,在海西经济区北部、中部、南部打造福州、湄洲湾、厦门三大港口,走一条海西特色的大港口发展之路。


  “福建港口不仅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还要发挥优势,使长三角、珠三角与海西经济区经济有效融合,通过港口,串为一体。福建港口还要为内陆省份的出口、开放提供服务。海西经济区内的港口发展起来,东部沿海才会形成完整的港口布局。”李川说。


  为此,李川多次带队到江西、湖南等内陆省市推介福建港口,寻求共同合作发展的机会。此次,闽赣签署海西港口经济合作的协议,江西省实质性投资海西港口,共同开展港口资源,标志着海西经济区港口跨省合作取得突破。


  长期关注研究海西经济区的北京拓维研究院院长王毅认为,闽赣两省海西港口经济合作,意味着海西港口真正步入跨省时代。海西经济区将逐步迈向“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通往台海两岸桥头堡的综合对外通道”的角色。此外,这也为福建在跨省层面发挥引领作用,使海西经济区各方“共享一片海”逐步成为可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