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追溯体系 护航食品物流


时间:2010-09-08





  冷冻食品为热情世博降温


  历时6个月共计184天的上海世博会期间客流量将达7000万人次参观,这对高标准、高质量的食品需求提出挑战。而冷链物流就是指冷藏冷冻类物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性能和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种物流系统。


  冷链物流由多个环节组成,从食品原料的种植和采购、加工、流通和配送,直至零售和消费的全过程,是项复杂的低温系统工程,确保各环节质量安全问题是冷链物流的核心。


  冷链食品不但要求保鲜,还要特别注意安保环节,而世博会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就会危及参观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世博会的正常进行,整个会程不能有丝毫松懈,这使得世博会冷链物流相比其他普通冷链物流,有更大的压力和更高的难度,对于参与世博会冷链配送的企业也有更高的要求。


  冷链系统事关民生


  冷鲜食品由于其特殊性,本身就对流通链上的各个环节要求很高。博科资讯副总裁武兴兵慎重地说道 “冰淇淋如果融化,即使再冻上也不能称为冰淇淋了,而是牛奶和冰晶的混合物”。其实,很多冷冻产品都存在这个问题,一旦解冻即使再次冷冻、冷藏,都会改变食品的原有口感,甚至导致食物腐败。


  “中国正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任务相当艰巨。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虽较过去有了明显改善,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司长孙咸泽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座谈会上说。


  孙咸泽还表示,到年底我国将对31个城市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品种监测涵盖粮、油、菜、肉、蛋、奶、鱼及其制品。年内,省、市、县三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全部制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


  由此可以看出,食品安全事关国民健康,来不得半点虚假,维护食品安全成为关注民生的一件大事。而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冷链技术的应用和冷链系统的完善。


  国家部署提升冷链物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介绍,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6个专项规划的制定,分别是煤炭、粮食、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应急物流和商贸物流专项规划。另外为拉动内需,国家 4万亿投资计划中,物流业也争取到部分资金,全国共有232个相关项目,带动社会投资约300亿元。


  7月28日由国家发改委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下称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


  如何实现以上目标?规划还明确了七大任务和八大工程。其中推广全程温度监控设备,加快冷链物流装备与技术升级,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建立冷链物流全程监控和系统追溯系统工程是发展我国冷链物流、保证食品药品运输安全的必要手段。规划还强调加快建设“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建设。26个国家部门和相关协会相互合作,规范引导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其中工信部和科技部从物流信息化方面、财政部从农村物流服务专项资金方面、银监会从物流金融方面,都对落实物流业振兴规划进行了专项部署。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