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扶47条明确指出——支持甘肃发展现代保税物流业。实际上,早在2009年2月,兰州市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1个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今年年初,兰州市又被商务部列入全国46个现代物流示范城市。
前不久,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要求加快制定现代物流业相关发展规划。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出台文件明确表态:大力支持甘肃物流中心建设。
频频出台的政策,让这个艰难成长的行业即将迎来美好的春天。但是,甘肃物流业发展目前依然面临严峻的局面。
物流系统缺乏枢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甘肃物流业已初具规模:全省有2000家企业和20万人从事物流业务。
然而,这个基础性行业,至今还没有摆脱发展的困境。
“我省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中心。”兰州某物资集团一负责人如是说。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久梗副院长对甘肃物流业也给出了相近的评价——总体特征是“小而散,小而多”。他认为,甘肃物流业总体上还处在依赖资源的初级阶段,发展相对滞后。
兰州交通大学一位专家进一步指出了我省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我省的物流业就是简单的运输业和仓储业,许多物流中心只能提供简单的仓储和运输服务,与其说他们在经营物流中心,还不如说他们在经营土地、出租场地。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甘肃物流业缺乏提供高层次服务的设备、技术和意识,整个行业处在一种没有统一布局的盲目发展状态之中,低层次的恶性竞争导致大量资源浪费。
记者在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土门墩附近的某物流中心采访时,获悉该中心的主要业务就是给商家提供场地,每平方米每年18元的仓库租金是他们的主要收入。
记者还在现场看到,这里进出的车辆拉运的都是未经加工的原材料。换句话说,这里的仓库只承担简单的仓储功能,根本没有哪怕是最简单的包装或其他增值服务。
随后,记者对兰州市东岗多家物流企业进行了走访,情形大同小异。
在这些企业,几乎看不到自动存储技术、智能化的监控和识别系统,也没有现代物流高层次的方案设计、全程物流等业务。
“大多数信息公司还停留在一张桌子一部电话的状态下,依靠自己的老客户和关系提供运输信息。”一位从事多年物流服务的工作人员感慨道。同时他认为,对这个行业而言,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还遥不可及。
低起点下的恶性竞争
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影响甘肃物流业发展的种种不利因素。
兰州某物资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坦言,缺乏物流业发展整体规划,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物流业从一开始就是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自发发展的,这种发展模式导致全省范围内物流行业重复布点、重复投资,从而形成了一种低效率、高耗能的物流组织形式,很多企业选择自己做货物运输,进而形成了很多“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严重影响了三方物流的发展,导致三方物流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土门墩附近一企业负责人也坦言,该公司建立初期在兰州西站和西固河口共建有四条铁路专用线,在土门墩附近建有好几个仓库,但是位于西固的铁路专用线和土门墩周边的两个仓库一直在闲置中,至今都没有派上用场。
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位教授认为,统一有效管理措施的缺失,造成各方的牵制,进而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这位教授说,物流系统是包括很多行业的一个综合服务体系,物流活动各环节分属于商贸、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多个管理领域,现阶段这种多头管理和条块分割的现状,难以对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统一地配置,影响行业的发展速度。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