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演唱会市场不断走热,演出票价也随之水涨船高,票面价格更是在不断突破极限,演唱会门票价值千元似乎成为一种常态。但是同普通价位的门票相比,演唱会高价票却是市场稀缺资源,颇为抢手。那么,演唱会高价票背后的消费群体究竟有哪些,这些高价票又是否能带来等值的消费体验呢?
中青年成消费主力
明星演唱会向来是演出市场的一大热点,虽然演唱会的票价远高于其他演出类型,但是越贵的票意味着与偶像的距离越近,演唱会的千元高价票也呈现出一票难求的火爆行情。
综合渠道来源数据显示,在演唱会票务消费人群中,男性占据了46.2%,而女性占比则为53.8%;从年龄分布上看,17-26岁的消费者占比高达52.4%,27-36岁的消费者占比为39%,还有6.8%的消费者分布在37-46岁的年龄段。
在演唱会承办商张文策看来,中青年往往是演唱会千元高价票的主要消费群体,但相较之下,中年群体消费更加理智,会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反而是青年群体,对于偶像的消费比较疯狂。
与此同时,用户个人的婚姻状况与受教育程度同样影响着演唱会高价票的消费。数据显示,演唱会票消费中未婚者的比例达到70.7%,已婚有子女的比例为19.97%,但已婚无子女的用户比例则下降至8.27%;与此同时,教育程度达到本科的消费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为61.35%,但大专、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用户占比则分别为14.56%、5.21%。
有业内人士指出,演唱会高价票虽然有很多的消费诉求,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相应的消费力。通常来说,未婚消费者的经济压力较小,因此诉求旺盛,消费力也强,但是已婚消费者在经济条件的限制下诉求会减弱。此外,尽管观看演唱会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却并非刚需,特别是花费高价购买演唱会门票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集中挖掘粉丝经济
“演唱会高价票与其说是用价格筛选受众,倒不如说是对粉丝经济的一次集中挖掘。”行业评论人黎新宇表示,在实体唱片销售不景气、数字唱片正在起步的当下,演唱会无疑是明星市场号召力的一块试金石,相较于售价在5-30元的数字专辑,动辄千元的演唱会门票显然更能映衬出粉丝对偶像的衷心,“演唱会高价门票数量有限,属于稀缺资源,自然会成为粉丝眼中的香饽饽,但是未能成功抢到票的粉丝也会将目光投向下一票段,以此类推,各个票段都有粉丝填补,一场演唱会便可实现盈利最大化”。
事实上,近年来演唱会市场中的高价票也在不断突破极限。此前大部分明星的演唱会票价最高不过1200-1500元,周杰伦、五月天等以巡回演唱会为主的明星,最高票价也在1800-2000元之间,随后,市场中却出现了诸如3333元、5555元这样价位奇怪的高价票,但2016年,王菲举办的“幻乐一场”演唱会,将演唱会高价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最低1800元、最高7800元的定价也一度引发不少争议。
“通常来说,巡回演唱会的票价相对较低,主要是因为场次较多,需要吸引的消费者数量也多。与之相反的是,开演场次越少的演唱会票价越高,特别是一些明星的周年纪念演唱会、主题演唱会等,需要通过较高的票价快速变现。”一米观察创始人王毅表示,仅以王菲的“幻乐一场”演唱会为例,如果这场演唱会多开几十场,效果肯定不如只开一场来得好,可以说,这场演唱会把王菲粉丝中忠诚度和价格承受力最高的歌迷集中起来,但是最终评判一场演唱会好坏的,不是票价有多高,而是演唱会最终呈现的效果是否让消费者满意。
质量与价格应同步提升
“演唱会的票价越来越贵,但是体验感却不如前几年好。”在消费者孟女士看来,当舞台技术还不够发达时,虽然演唱会的舞美道具非常简单,但是现场气氛很好,偶像演唱的曲目数量也比较多。现如今的舞台特效虽然华丽了很多,也仅是起到铺垫作用,时间太长不仅费钱还让人感觉拖延,“不少演唱会都会有串场嘉宾,若是知名度不高很容易影响现场气氛,甚至有时候会觉得花了很多钱购买内场票反而看得不尽兴。
对此,黎新宇指出,现在有不少演唱会其实就是在消费粉丝情怀,一场演唱会从筹办到开演虽然有固有的流程,但是明星本人是否用心从演出效果就能看出来,尽管目前演唱会市场很热,但同样遵循二八原则,仅有少数演唱会能赚到钱,而这些可以实现盈利的演唱会,除了明星本人的市场号召力外,演唱会质量同样重要,“有一些明星为了让演唱会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对场地灯架、升降台、吊索等硬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甚至会专门定制一些舞美道具,这样演唱会自然更受消费者青睐”。
据悉,一些适用于剧院演出的舞台技术也逐渐被搬上了演唱会的舞台。例如3D多媒体技术在演唱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些演唱会会特意在舞台设置摆布区域,通过影像投射实现场景的变换:与此同时,全息投影、VR技术的引入,也让演唱会有了更为浸入式的体验。
“演出市场更迭快速,曾经不少叱咤华语乐坛的明星粉丝量也在不断萎缩,如何通过演唱会让粉丝经济能够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是每一个明星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张文策强调,促成演唱会高票价的原因有很多,制作成本、安保费用、人力支出等都是可观因素,但是粉丝在购买高价票后能否拥有等值的观看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明星本人市场影响力的延续性。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