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博物馆实行的多为朝九晚五工作制,结果是“你上班,我开门;你下班,我打烊”,现成的“精神富矿”也因此而被浪费,着实可惜。
近日,成都市召开专题研究会审议通过《关于我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试行意见》,决定在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同时,启动错时、延时工作制试点改革,进一步规范成都市行政事业单位工时工作制度,提高服务和监管效率,博物馆也在其列。(成都商报》7月26日)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也日益提高。为顺应这种变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青岛等大中城市,出现了不少24小时不打烊书店。公共图书馆也普遍实现了夜间开放,成都图书馆实行的就是三班倒制。虽然这些书店、图书馆的运行成本比朝九晚五制高得多,管理难度也要大些。但因其“随时可来”的人性化制度设置,深受读者欢迎。
这些年,人们对于博物馆错时、延时开放的呼声日高。这是市民正当的文化诉求,管理方创造条件,满足其兴趣,是责任所在。
博物馆是供人观赏和研究的,它是一座城市最直观的历史、文化“胎记”。闲暇时间,人们可以由此穿越时光隧道,走进历史,开启心智,感悟人生,会令人轻松而惬意。它是提升市民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的重要场所,人们甚至将它视为“朝圣”之地。
遗憾的是,许多博物馆实行的多为朝九晚五工作制,结果是“你上班,我开门;你下班,我打烊”,现成的“精神富矿”也因此被浪费,着实可惜。这个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公共服务单位在服务理念和手段上,还没有与公众的文化需求“对表”。这种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借位,是时候纠正了。
与书店等场所不同,博物馆的馆藏更为珍贵,有的还是国宝,错时、延时开放,对其安全性,会带来一些挑战。但如果还没天黑就“铁将军”把门,岂不因噎废食?可以肯定,只要在管理上多下功夫,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包括四川博物院在内的多家综合类博物馆在今年年初,就已经推出了各自的错时、延时开放方案。不少城市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向市民免费和延时开放博物馆,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些世界知名博物馆均有在双休日或特定日子延长开放时间的制度。这里面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博物馆错时、延时开放,实行文化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对表”,是扩大公共文化资源共享面,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文城市应有的内在品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