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上半年的电影市场延续了去年以来高位稳定、低速增长的总体态势,票房表现总体低于预期,进口片成票房主力。上半年电影市场表现增长乏力虽然暴露出目前国产电影发展中的一些弊端,但真正的观影需求开始浮出水面。而有法可依的电影创作环境,放映市场内部的自我规范都预示着良性产业环境的逐步形成,中国电影市场正经历着破茧后的蝶变。
进口片不到3成数量 撬动超6成票房
截至6月30日,中国内地影市上半年总票房为271.75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45.94亿元增长10.49%。
上半年各银幕票房产出2D:98亿元、3D:158亿元、IMAX:12亿元、中国巨幕3.5亿元。
2017年上半年全国观影7.81亿人次,相比去年同期的7.23亿增长8.02%;放映场次达到4461万,相比同期增长28.89%,场均观影人次为18人,平均票价35元。
从上映影片来看,2017上半年共上映221部,其中国产片169部,占比76.47%,同比增长17.36%,进口片52部,占比23.53%,同比增长26.83%。
虽然国产片数量远高于进口片,但票房数据却呈现反比。上半年国产影片票房为104.60亿元,仅占总票房的38.49%,进口片以167.15亿元的票房,占了整体票房的61.51%,远超国产片票房。
2017年上半年的中国电影票房出现近五年来首次增速下滑,国产票房占比也是近五年来首次低于四成。
票房前十影片均过10亿大关 国产片仅占三席
上半年票房过亿影片41部,比去年同期多了6部,国产片占到17部,进口片为24部。
单片票房上,上半年依然是进口片完胜。上半年票房过10亿的电影恰好是十部,在前十名的榜单上,进口片占据7席,这其中,除了《摔跤吧!爸爸》是印度电影,其它均为美国影片,《速度与激情8》位居榜首。
国产片冠军是《功夫瑜伽》,另外两部部入围票房前十的国产片是周星驰的《西游伏妖篇》、韩寒的《乘风破浪》,并且这三部国产片均在春节档上映,档期优势明显。
2月单月票房最高 4月增幅最大
今年上半年,1月、4月和5月的票房同比去年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6月的票房和去年基本持平,2月和3月有所下降。其中,2月凭借春节档档期优势,以61.8亿元成为今年上半年单月票房最高的月份。而之所以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这和去年春节黄金周全在2月之内不无关系。
上半年票房增幅最高的月份是4月,票房达49.06亿,增幅近六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的49亿票房中,《速度与激情8》一部影片的票房就占到了24.9亿元,强势拉动单月票房增速最快。
国产影片票房不及进口影片,在今年3月和6月尤其明显。今年3月的总票房是33.67亿,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约4亿。6月约39亿多的票房成绩也仅仅和去年6月基本持平。这两个月份的共同点是周周都有进口大片上映,而而国产影片却缺少相应体量的“对阵选手”。甚至连中等规模的都少之又少。
各档期票房有升有降 单日票房创新纪录
各档期票房上,与去年多个档期创下历史新高不同的是,今年上半年各档期票房同比有升有降,春节档、清明档、五一档的票房同比有所增加,其他档期票房均有下降。
上半年单日票房排行前十榜单上,春节档影片占7成,《速度与激情8》位于清明小长假与五一档之间的档期,充分填补了以往这一时间段缺少大片、相对空白的排片格局,票房成绩亮眼。
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单日票房高达8.07亿元,创造了内地影史单日票房新纪录。但春节档提前消耗市场,后劲不足,造成连续2个月票房同比不增反降。
票房破10亿城市3个 破亿城市57个
上半年全国票房破10亿的城市有3个,分别是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破亿城市5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6个,破千万城市213个,较去年同期增加43个,票房不足百万城市15个。
超千万票房影院502家 票房过10亿院线8家
目前,中国电影银幕数量已超过4.5万块,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根据全国电影数字证书管理及密钥制作服务平台统计,2017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国新增841家影院,增加银幕4960块,平均每天新增银幕28块,高于2016年平均每天26块的平均增幅。
影院方面,今年上半年有票房产出的8298家影院中,超过千万票房的影院有502家。冠军影院仍牢牢锁定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五棵松店(票房4405万元)。 “北、上、广、深”四大票仓城市是十强影院生长的沃土,成熟的商圈和品牌也是“十强”持续保持市场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院线方面,上半年49条院线中票房超过10亿元的院线有8家,其中,万达院线以绝对优势蝉联冠军,同时其观影人次、市场占有率也始终稳居第一,大地院线、上海联和院线分获二、三名。统计数据显示,排名前10的院线票房占比达到67.94%,而其余的39条院线的份额仅占32.06%,市场仍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共有33条院线票房过亿元,另有16条院线产出票房不足亿元。
《电影产业促进法》培育产业环境 官方重拳打击偷瞒票房
《电影产业促进法》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国电影从此走入“法治时代”。作为我国文化领域和电影产业的第一部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从业人员加强自律,同时严惩偷漏瞒报电影票房行为。无论是对从业人员“德艺双馨”的要求,还是对票房、知识产权的大力保护,都说明《电影产业促进法》将成为培育电影创作生态的土壤。
3月21日,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发文通报,对326家违法经营的影院实施处罚,其中126家影院因瞒报票房被责令停业整顿。这次处罚是《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后,官方的首次大动作。
《电影产业促进法》提出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规定:电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观众身体或者心理不适的,应当予以提示。3月3日上映的《金刚狼3:殊死一战》打上“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陪同下观看”的标识,成为首部因为法律规定而贴上发行公示的电影。
明星光环效应褪去 口碑成影市风向标
小鲜肉、IP、明星导演风光不在,评分、口碑成影市风向标。2015年起,IP成为各路资本进入电影市场的指南针,通过抢占知名IP提前圈定粉丝市场,利用各路“小鲜肉”包装吸引热钱,可快速复制的“大IP+小鲜肉”模式火爆一时。而在2017年上半年,市场对粗制滥造“IP”模式的反感终于彻底爆发,多部该类型影片遭遇票房滑铁卢。
如《李雷和韩梅梅——昨日重现》更是一度掀起“网络骂战”。一方面网友评论该片与其开发IP毫无关联,另一方面导演、出品人则直接指责社交网络评分不公,影片遭遇恶意刷低分。除此之外,《“吃吃”的爱》、《麻烦家族》、《抢红》为代表的明星导演处女作也不再“吃香”,票房、口碑均表现不加。
而与之相反的是,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堪称上半年“逆袭王”,凭借12.90亿元成为票房“黑马”,从刚上映时的几乎零排片,到上映一周后凭借极佳口碑疯狂逆袭,最终跻身票房“十亿元俱乐部”也算实至名归,更是成为今年目前为止国内院线上映影片中唯一一部豆瓣分数超过9分的影片。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