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雕刻龙纹的观音瓶,色泽正黄,晶莹剔透,造型优雅,温润华美……这是一生痴迷于“鸡油黄”技艺的名贵料器非遗传承人孙云毅的杰作。与很多同行不同的是,他在30多年的非遗技艺传承实践中,不断对制作材料、技艺、工艺进行创新,不仅使精品率大为提高,还拥有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做大了料器产业,用辛勤和智慧赢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6月10日,我国迎来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是国务院对2006年起就有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的。2017年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国务院到省、市、县各级政府,我国已经建立了对非遗的四级保护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在此基础上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带来了新的机遇,拓展了新的空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向本报记者表示。
依托创新传承发展
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赛龙舟……刚刚过去的端午节令人记忆犹新,也让人从与端午节有关的非遗技艺中感受到了其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强大魅力。在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生产生活方式趋同化、单一化的背景下,丰富多彩的非遗技艺始终是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荣昌夏布历史悠久,轻柔胜丝,避暑爽身,由于其纤维本身特点,至今只能靠手工技艺生产。而荣昌折扇轻盈灵巧,花色繁多。作为荣昌折扇代表性传承人的陈子富,出生于折扇世家,从小与扇结缘,绘画功底扎实,制扇工艺精湛。他的最大功劳,是把上述两种国家级非遗项目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独创了荣昌夏布折扇。当时,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独立钻研,历时近一年时间研制成功夏布折扇,填补了中国折扇历史上的一个空白。更为可贵的是,他就自己的创新成果提交中国专利申请。如今,他的荣昌夏布折扇作为珍贵的礼品,被远涉重洋带到了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一把折扇要经过108道工序,最高的可以卖到数千元。在流水线风行的工业时代,古老的手工技艺弥足珍贵。其实,在许多非遗项目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中,都印证着创新是活力的源泉。广西富川平地瑶瑶绣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冬梅,将古老的平地瑶瑶绣结合瑶族中草药配方,发明了外观传统又时尚的香包、挂饰等精美实用的创意文化产品,并拥有了中国专利。东艺宫灯项目传承人李仰东,将绘画、造型与玻璃工艺融合,将东艺宫灯做成了市场畅销品,不仅拥有了中国专利,还在中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拥有了注册商标。
“非遗项目只有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在创新中传承,与时俱进跟上现代生活节奏,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刘魁立认为。
群策群力破解难题
笔刷蘸着五彩缤纷的颜料粉,洋洋洒洒地抛洒在水上,随着色彩的流动,独特的纹理渐渐形成,经过勾墨点彩,原本平淡无奇的水中,逐渐绽放出一朵朵明艳的花朵。覆一张白纸于水面之上,片刻之后再小心翼翼地抽离,一幅美轮美奂的绘画作品就跃然纸上。中国姑娘李欣桐的手艺,令人叹为观止。但令人惋惜的是,这项源自中国的技艺,从古代丝绸之路传播到亚欧等地,在异国他乡发扬光大,却在国内早已失传数百年。如今,被作为土耳其湿拓画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欣桐在土耳其学艺10年,成为这门古老技艺的唯一华人传承者。
此情此景,令人深思。由于传承人年龄偏大、后继乏人,以及有的项目尚不为人知等众多原因,许多非遗项目濒临失传的危机,其中包括福建永安大腔戏、内蒙古“呼麦”演唱艺术、江永女书、傩戏和傩戏面具等。
“非遗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当务之急,是要尽最大努力保住这些凝聚着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正如刘魁立所言,近年来,我国在非遗保护、支持非遗传承发展方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构建非遗保护制度体系,培养非遗传承人群,普查非遗项目,发放政府补贴等,都为非遗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9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排名位居世界第一;国内非遗资源信息近87万个;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86人……这一串数字背后,是鼓励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从国务院转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到“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都对非遗传承发展作出了安排。2015年12月,《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在“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部分指出,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艺、传统知识的开发利用,推进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这些部署,为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强非遗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
“‘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意蕴深长,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刘魁立认为,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下,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振兴中华文明、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新时期实现创新发展、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基石。
点评
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用心去寻觅那些流芳千载的非遗项目,倾听那些古老的传说,怀念那些精湛的技艺,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对于民族振兴、国家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如今,无论是政府、学界,还是商界、企业,正掀起一场对非遗的发掘、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探讨与实践。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对非遗保护与传承构成挑战。有鉴于此,如何科学保护和传承非遗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严肃课题。
令人欣慰的是,伴随着一项项政策陆续出台,一批批举措逐渐落实,一个个项目获得生机,一件件技艺再现活力……我国的非遗保护环境正日渐向好,从喜忧参半到喜大于忧,这样的变化来之不易。
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非遗传承发展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窗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完善制度,搭建平台、促进传承,创新发展,是非遗传承发展之幸,也是共同的希望所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