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春节


来源:人民邮电报   时间:2017-01-23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历代诗人对春节都有诗咏,从中可看出当时绚丽多彩的风情。如骆宾王《西京守岁》诗:“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徐与义的《除夜》:“海内春还满,江南见不水。


  题诗饯饯岁,钟鼓报晨兴。“都写出了人们除旧布新,期望来年新的美好生活。苏轼守岁诗”欲知垂岁尽,有如赴沟壑,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则描绘出守岁时连儿童都不肯睡去的热闹气氛。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人们燃放鞭炮,欢饮屠苏酒,张贴春联的欢庆景象。


  唐朝来鹄的《早春》诗中的“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竹灰”,写出了人们燃放爆竹、集灰满庭的情景。卢照邻的《元日述怀》:“筮仕无中秋,归耕有外臣。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以人歌、花舞、岁酒、草色风光,描绘出欣欣向荣的一派烂漫春色。


  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历史中,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如守岁、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迄今仍广为流传,不少文人骚客为之挥毫泼墨,吟诗赋词,抒发对新春的希冀和喜悦之情。如:“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勉励人们在除旧布新之际,珍惜未来的韶光年华:“是璀璨的珠宝溢光流彩,是闪光的花瓣落英缤纷,真想不到呀,小小的纸筒里,有着那么美的灵魂——火一般的热烈,花一样的迷人,它把瞬间的一生,献给了新春……”花炮给深沉的夜幕划出了一道彩虹,给人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兰荷菊梅开满墙,满屋似闻花芬芳。引来燕雀檐前闹,直冲屋里抖翅膀。”描绘了家家户户挂年画的新气象:“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敞庐。我亦随人投数纸,性情嫌简子嫌虚。”小巧玲珑的贺年片令人欣慰,走村串户,登门拜年,引人入胜。


  然而,“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情景,在古诗词中表现得也很强烈,试看古代一些客旅异乡的诗词:唐朝崔涂的《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戴叔佑的《除夜宿石头驿》:“孤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明朝袁凯的《客中除夕》:“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凄凉之情,令人潸然泪下。


  明朝欧大任的《除夕九江官舍》:“饯岁浔阳馆,羁怀强笑欢。烛消深夜酒,菜簇异乡盘。泪每思亲随,书频案弟看。家人计远程,应已思长安。”由自己的忆家,想到家人的忆己,思念深切,旅途的孤独愁绪跃然纸上。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