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牌格局来看,以华为、OPPO、vivo、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已经牢牢把持住了中国市场份额前四的位置,昔日的霸主苹果、三星则滑落到了第五和第六。在网用户占比前五的品牌分别是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这些品牌出货量一直都在快速增长,苹果被完全压制。有业内人士分析,出货量增长与中高端产品快速发展以及发力线下渠道有关。
美国调查公司IDC于日前公布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今年二季度出货量调查显示,华为排名第一。华为出货量同比增长22.6%,达到2350万部,蝉联冠军宝座。
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显著增长的OPPO和vivo。OPPO出货量同比增长11.3%,vivo增长9.3%,联袂保持了高增速。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出货量增长与中高端产品的快速发展以及发力线下渠道有关。从品牌格局来看,以华为、OPPO、vivo、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已经牢牢地把持住了中国市场份额前四的位置,昔日的霸主苹果、三星则滑落到了第五和第六。
在网用户占比前五的品牌分别是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在网排名中苹果手机占第一名,而在零售销量中却排第五。面对这样的差距,运营商世界网分析师宾文娟分析称,这是因为苹果手机在网占比主要依靠用户存量支撑起来的,它的零售销量越来越低,可以说它的品牌优势也在中国市场逐渐被削弱。华为手机在网占比却落后于苹果手机,但是在零售渠道的销量占比达到了苹果手机的五倍,可以说是底盘稳、后劲足。小米占第三,表现十分抢眼。OPPO和vivo也是后劲也十足。同时,这几个品牌也实现了用户净流入,尤其是小米,手机用户净流入率达到了8.2%。
据悉,国产品牌的出货量增长与中高端产品快速发展有关。调研机构ZDC发布的《2016年度手机报告》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前后千元机数量曾出现“集中爆发”,但经过疯狂的你争我夺之后,2016年的千元机市场回归冷静,同期1000元以下价位机型市场未见明显增幅,反而是1000元至2000元以及更高价格段出现了增长。从整年度来看,1000元以下的手机新品数量从2015年的382款到2016年的174款,降幅过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希望摆脱低价的品牌印象,向2000元以上的市场发力。
近日华为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显示,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为7301万部,同比增长了20.6%。其中大中华区发货量(含荣耀)同比增长了24%,市场份额达到22.1%。在具体产品方面,华为中高端产品(2000元以上)发货量占比提升至37%。其中,高端旗舰机Mate9及9Pro发货量超过850万台,P10及P10Plus超过600万台,nova2及Plus版上市不到一个月已超过100万台。
来自小米方面的数据显示,小米手机第二季度出货量达2316万台,环比增长了70%,创造了小米手机7年以来最高的出货记录。对于出货量增长的原因,小米表示,主要归功于中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加。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高端机型用户黏性强,也有益于品牌建设,在消费升级的驱使下,低端手机市场将会正常萎缩,而国产手机的中高端机型比例还将不断扩大。
此外,对于这些品牌出货量增长的原因,宾文娟认为,有手机品牌对线下自有渠道、运营商渠道和零售渠道相当重视,所以它们在网占比增速就相对其他手机品牌来说更快一些。部分手机品牌在网占比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可能是受到渠道、资金、政策、价格等多方面的市场因素影响。
可以看到,表现突出的这几个品牌往往在线下的渠道表现也较为亮眼。报告显示,在实体零售渠道,受用户存量、合约机、价格等因素影响,华为、OPPO、vivo、小米、荣耀品牌表现突出。
以华为为例,受OPPO、vivo依靠线下渠道快速增长的影响,华为等手机品牌也在大力拓展线下渠道。数据显示,目前华为手机全球零售阵地达到了42300家,同比增长了19%。华为表示,该公司计划到今年年底前将全球零售店数量增加至56000个,而2016年5月则为35000个。
小米近年来也开始转变渠道重点,大力拓展线下。截至目前,小米之家全国门店数达到157家,月销售额达到了5亿元。同时,小米方面也重申了到2020年小米之家门店将达到1000家的目标。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从4G手机的销售渠道来看,近两年来,公开市场渠道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目前已占整个手机的销量57%,已完全取代了运营商渠道的手机销售地位;运营商渠道下降比较大。
宾文娟表示,伴随国内手机市场强劲的发展势头,各大手机品牌开始逐步渗透一线城市;加之手机市场不断有进入者,像夏普手机的回归,国内手机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智能手机市场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上游供应链也发生着一些调整及变化。而手机市场的变化也将带来渠道商的变化,迪信通、爱施德等手机渠道商也将伴随着市场竞争不断迸发出新的势能。
展望今年下半年,随着全面屏时代的到来,品牌之间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产业链也将迎来更加激烈的角力。(本报记者薄冬梅)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