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视网(300104)宣布进驻中国移动旗下手机电视平台,至此,乐视网成为国内首家进驻三大运营商手机电视平台的视频网站。另据消息,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日前携乐视网宣布进行战略合作,正式进军互联网机顶盒市场。乐视网还宣布进军Android平台开发领域,开创视频网站的先河。在同质化严重的视频行业,乐视网与运营商合作的目的何在?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是否预示着未来视频网站发展的趋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专家委委员、数字文化产业工作组组长包冉。
乐视网率先入驻三大运营商
乐视网COO刘弘表示,乐视网有最全的影视剧版权资源,版权范围覆盖手机、电视、PC等多个终端。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600050)、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合作,是乐视网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布局。分析人士认为,移动手机端的视频业务将成为未来用户集中的另一块重要阵地,提前布局运营商对业务线的丰富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3G的普及和手机智能化的不断提升,手机各类应用已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推崇。手机发展至今已不再只是通讯终端,还包含了许多娱乐应用功能,用户对手机依赖度正不断提升。相关专业人士表示,手机终端应用的推陈出新和普及应用使得手机互动娱乐体验日益增强,超越电脑或许已为时不远。
移动终端手机视频已成热门3G应用,不仅是传统的视频网站,包括运营商也在积极布局移动视频。艾媒咨询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手机视频服务发展状况研究报告》称,2010年我国手机视频市场用户规模为7718万,2011年底将突破1.31亿,预计2013年中国手机视频市场用户规模将达到2.82亿。乐视网与三大运营商的合作可以说是各取所需的一种方式。
包冉称,准确地说乐视与三大运营商合作做的不是互联网生意,而是在通信专网里做专网生意,严格意义上说是视频的CP,因为他们没有SP的运营权。专网跟公网的最大区别是专网能带来现钱,公网烧钱。因为用户只要通过运营商网络点播视频就需要收费,这是乐视与运营商合作的目的所在。
视频网站与运营商加速布局移动终端视频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2G手机向3G智能手机的全面转变,使得手机成为了功能强大的移动终端。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手机已经从单纯的听说时代过渡进了全新的观看时代。3G手机视频业务已被业内认为是3G时代最激动人心,最具前景的应用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视频网站同质化严重,盈利压力巨大,若能持续深化在移动终端的优势,在为自身拓展多元化盈利来源的同时,也可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内容和服务,或将在下一轮变革中占尽先机。乐视网与运营商的合作为视频网站的发展创新开了先河。
但视频网站与运营商之间不仅存在着合作,同时也有竞争。手机视频业务被电信运营商看做新一轮的增值业务竞争要点,具备天然资源优势的视频网站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纷纷推出手机视频客户端和相关服务,以抢占未来市场。
行业的竞争或许有助于视频业的优胜略汰,加速视频网站的重新洗牌。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合作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也绝非一家公司能独当一面,共谋发展才是大势所趋。
在包冉看来合作是必然的趋势。运营商不甘心只发展自己的专网业务,希望同时发展自己的公众互联网业务。在公众互联网里,运营商除了是基本的管道提供商外,并没有更多的优势,并且各运营商的视讯基地也是有考核值的,合作毕竟是互利互惠的一种方式。
乐视网多渠道发力移动互联网
乐视网不仅率先与三大运营商合作,还携手CNTV进军互联网机顶盒市场。据悉,CNTV与乐视网携手推出的互联网机顶盒与之前的IPTV网络电视有显著不同,以往的IPTV基本能达到DVD的清晰程度,而互联网机顶盒则可达到1080P的清晰度。互联网机顶盒直接连接互联网接口,可以和现有的有线电视并存。
另一方面,乐视网宣布进军Android平台开发领域,开创视频网站进军Android平台和应用市场开发的先河。乐视网开发的全新平台乐视云TVOS,基于 Android系统,适用于主流智能TV、机顶盒。不但内含最全影视剧版权资源,而且针对现有智能电视厂商应用市场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应用。业内人士分析,乐视云TVOS是乐视网“平台+内容+硬件+应用”全新模式的重要内容,随着该模式发展成熟,乐视网将真正成为最具商业价值的视频平台。
移动视频市场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硬件条件和网络条件来支撑起用户需求,但企业已经预见到了这样的趋势,通过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等方式来试图抢夺移动视频领域的先机。乐视网的全面发展,多方拓展资源,使其成为了成长最快的视频网站。
有电信专家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中国在线视频行业的下一个契机,涉足新型领域显示了企业长远的战略目光,通过新领域发现新商业机会,不仅是有实力的大企业抢夺市场占有率的机会,更是小企业强势突围的最佳机遇。
来源: 通信信息报 作者: 唐隆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