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平台成了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热门术语,每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公司不提自己的平台为开放平台都不好意思。对于Facebook这样的公司们而言,开放平台的意义显而易见:构建围绕自己的生态链,将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开放给合作伙伴们来做,通过一些有趣的应用来吸引用户,最终将用户黏在自己的平台上。
从开放平台的服务对象来看,本质上仍然分为两大类:
•为C端的用户提供服务:典型代表为Facebook
•为B的用户(商家)提供服务:典型代表为Salesforce
在互联网时代,不管是为C端用户还是B端用户提供服务,从技术角度而言,互联网时代开放平台的的所有应用都在开放平台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端运行(按照时髦的叫法应该称为:“云端”、“云计算”),用户只需要通过标准的浏览器访问即可。而对B端用户,即便有开发工作,由于Web端的开放人员相对容易找到,因此也不是大的问题。
毋庸置疑的是,由于移动设备移动化、个性化、隐私性、具备地理位置信息等特征,导致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各种线上线下的企业而言,各种“SoLoMo”、“O2O”、“移动支付”、“移动电子商务”等时尚术语描绘的前景无不说明其中所蕴含的机会,但也蕴含着众多的挑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Facebook这样为C端用户提供服务的开放平台,由于其应用主要都为云端应用,因此只需要按照自己的移动互联网战略规划,推出自己相应的app应用或HTML5应用即可。
对大部分商家而言,不是不想赶移动互联网的热潮,而是目前移动互联网门槛太高:企业没人懂移动互联网,无法形成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移动互联网战略;移动互联网人员成本高,企业养不起自己的产品开发人员;即便拥有自己的客户端,也没有太多的应用可粘住用户,以及怎样运营客户端等等。
这些问题解决的核心在于:怎样帮助企业降低移动互联网门槛呢?对于这些问题,是否可以采用互联网开放平台的思路来解决呢,尤其是在一些基础性的领域,例如移动支付、移动电子商务等等?
•B端商家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是什么?
问题:大部分商家都意识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但对怎样推出真正适合自己企业需要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毫无概念。是否需要推出单独的移动互联网战略,还是继续沿用互联网的战略?
机遇:开放平台提供商可以发挥自己熟悉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深入垂直行业,帮助各垂直行业的企业找到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移动互联网战略,并推出对应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B端商家是否具有移动互联网的专业人才,包括产品人员、技术人员、运营人员等,是否有能力研发自己单独的应用?
问题:当下移动互联网处于虚热状态,相关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人力成本也极高,对一般的商家而言(例如大量的中小B2C、个人站长),很难养活这些专业的移动互联网人才。
机会:如果能够通过开放平台等模式降低商家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成本,那无疑可以获得大量商家的欢迎。
•B端商家如果推出自己的客户端后,怎样提供有粘性的应用,让用户愿意持续使用;还包括商家怎样推广自己的客户端、运营客户等
问题:关于移动互联网的误区之一在于似乎只要推出自己的客户端,将已有的Web应用迁移到客户端上即可。但对于移动客户端而言,如果没有太多有粘性的应用,用户即便安装后,可能会永远不使用或直接卸载掉;但对于大部分商家而言,要自己提供有粘性的应用,有很大的难度;在开发出来后,怎样推广自己的客户端,游说用户安装自己的客户端;怎样运营自己的客户端用户等等。
机会:如果能够通过开放平台形式,打包一些有粘性的行业应用以插件形式提供给商家客户端;或是针对某个垂直行业做客户端,以免费形式或freemium形式提供给商家;针对诸如app store、android market及互联网营销手段帮助商家推广客户端、做客户运营等。
以上问题只是当下传统商家转向移动互联网时候面临的一些典型问题。尽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放平台仍可以用互联网的开放平台的理论来解读,但由于移动互联网本身区隔于传统互联网的各种特征,以上问题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开放平台的诞生提供了机遇,也为在传统互联网不具备优势的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当然正如互联网的开放平台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技术的开放,而是心态的开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放平台也如此。很多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公司其实都看见了开放平台所能带来的价值,但关键是能否有勇气去否定自己成熟的业务模式去面对全新但尚不确定的未来。
其实对于大部分从事移动互联网的企业而言,尽管在传统互联网领域上彼此存在较大的竞争关系,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在当下尚未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供山寨的情况下,各自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不是其他的竞争对手而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用户习惯等等,尤其是像移动支付这样全新的领域,从培育产业链、用户使用习惯等角度而言,彼此间的合作关系的意义可能更大于竞争关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