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微软操作系统那样一统天下的OS,在互联网上可见的未来,不大可能重现。从长远的观点看,解构系统,正是互联网一个方面的本性所在,它不会重新回到集中控制模式,而会通过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创新。
操作系统OS是个PC时代的术语。最初讲互联网操作系统,是人们还不习惯互联网时,拿PC的规律往互联网上硬套,认为互联网也应像PC那样,有个操作系统。这种探索现在还没有绝迹,例如HP的WebOS,但已没有多少人当真,因为迄今互联网上还没见到一个靠操作系统达到当年微软一统天下成就者。历史不可重复,总是在创新之中。
今天,“互联网OS”更多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OS比喻的是平台。所以说“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互联网OS”,实际问的是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互联网平台。问这个问题的背景是:平台化一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方向,单纯做应用没有太大的前景,如果能把一项应用发展为一个基础平台,容纳大量的第三方应用,将能够聚集更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并产生新的盈利空间和盈利模式。
我们将互联网基础平台区分为基础技术支撑平台、基础业务支撑平台和应用服务支撑平台三类“操作系统”,分别进行观察。
一、如果互联网OS确定在基础技术支撑层,他会是谁?
基础技术支撑平台,是一个包括协议如IPv6、智能管道平台、语言如Html5、操作系统如Google Chrome OS、Splashtop、红旗inMini、Jolicloud等、云计算架构包括云操作系统、IDC系统等、中间件如WIDET,浏览器平台、大数据平台如内存计算平台、数据挖掘平台、搜索引擎技术平台以及P2P系统等的复杂体系。其中包括狭义的联系于硬件的各层OS。它们共同的特点,在于本身不是应用,而是为应用提供后台技术支撑的平台。
在这一层面,中国的互联网平台基本处于下风,除了UCWEB等少数平台外,在核心竞争力上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处于下风的主要原因,是数据核心技术与数据核心业务掌握在美国人手中,更主要的是中国人缺乏早期控制这些技术和业务的远见和意愿。当然,相对来说,有一些潜在的平台,对互联网应用的影响不可忽视。
一是基于流量的平台与应用分离,如电信运营商的智能管道。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有旨在主导智能管道的系统,是由CT直接控制互联网应用及其收费的系统,由于运营商垄断用户,一旦成功,就可能成为最实在的互联网OS。这类依托垄断竞争力的平台,特点一是将数据流量进行智能区分,把大数据量的业务,如视频,P2P下载及未来的云应用,同小数据流量的一般应用区分开,区别收费。二是可以将多种业务进行综合集成,特别是将即时通信与其它功能整合在一起,削弱像腾讯这样的企业在平台层的技术支撑优势。
二是基于云的平台与应用分离,如以北京为基地,服务通信电信和广电、能源电力、军工和数字媒体为主的云操作系统CloudWare。其核心技术是从组件走向层级然后走向资源池的新一代虚拟化技术。与一般电信思路不同在于,它的平台不是以控制流量为主,而是分别将数据化资源沉淀在I、P、S三大平台中,通过支持XaaS提供互联网应用服务。其中,CloudWare主要用于IaaS和PaaS,将通向应用的API建立在核心产品BitsFlow、NetVM和DataCell之上;而其SaaS主要面向企业OA和BI的相关应用。
三是基于手机的平台与应用分离,如UCWEB。一般来说,可以把手机分为资源层操作系统等、中间件层和应用程序层。目前,什么是手机的最佳平台包括所谓手机门户,甚至这种平台在哪一层,都存在很大争议,实践也还没有检验出最佳结论。在这一争议背景下,手机平台出现几个潜在的发展方向:
1、手机操作系统。例如WebOS等六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是目前国内外互联网OS竞争的焦点之一。中国虽有中移动的OMS,但与上述六大操作系统比,并无明显竞争优势。而且,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手机操作系统是不是手机真正的平台,这一点有很大争议。值得注意的是,直到现在,WebOS还不肯死,惠普CEO梅格·惠特曼仍表示WebOS开源后,未来将会好于谷歌Android和苹果iOS。然而无论如何,这个领域能成为中国通行的互联网OS的,恐怕主要不是中国的产品。
2、中间件含微件平台。最成功的如苹果WIDGET。从实际效果看,互联网OS出现在中间件层,目前是近于被实践证明可行的。因为苹果靠它已经获得和4600多亿美元的市值,超过谷歌加微软的总和。苹果iOS本是一个封闭的平台,苹果的翻身在很大程度上,靠的不是操作系统,而是介于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的微件,借的是中间件平台化这个大思路,把WIDGET当作OS来运作而走通的。苹果之所以能在封闭的操作系统中,运作出开放OS的效果,关键就在于将WIDGET改造为平台加应用的结构。在WIDGET平台端,采用前置接入加平台模块应用开发含开发工具、门户管理,特别是计费等,再加网络能力封装的结构;在WIDGET终端,采用资源配置加业务管理如引擎,再通过API同微件应用对接。形成了互联网OS的效果。中国移动采用BAE作为WIDGET解决方案,但接口不统一,很难借上苹果的劲,成为中国的互联网OS。当年,华为在路由器上遇到同类问题时,是通过坚持打掉私有协议,排除了思科设置的障碍,从而走上了成为伟大企业之路。中国移动要想搞互联网OS,还需要往更核心处使劲。
3、浏览器。这里终于有一个中国的世界级OS出现,这就是优视科技的UCWEB。以浏览器为重心,替代操作系统和中间件,成为互联网OS,是另一大潮流。童晓渝等认为,移动终端浏览器“有取代操作系统”成为平台的趋势。在这一潮流上,云集了移动互联网的各路主力军。在这一潮流内部,“中转服务器+客户端”模式,由于具有向平台+增值应用方向发展的机动性,而领先于Safari、Chrome、IEMobile等独立客户端模式。UCWEB就正好踩在这个点上。优视科技采用的是类似华为的战略,以新兴市场带动成熟市场,而取得国际领先的主动权。如果说中国的其它互联网OS都是“土鳖”的话,UCWEB是唯一的一个按美国标准,在国际主攻方向上的战略创新。这是国人最稀缺的那种创新。除了独特的适配技术外,UCWEB是国际上第一个采用云计算架构,利用手机终端和网络服务器混合运算的代表。这充分说明,中国要想在互联网OS上取得领先地位,领先的战略理念与核心技术是不可缺少的。仅靠市场一个优势,不足以做强做优。当然,UCWEB发展也有它的限制因素,如何同设备商、运营商进行生态系统协调,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如果互联网OS确定在基础业务支撑层,他会是谁?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互联网OS“军阀混战”中,一切都在未定之数。假设最终胜出的OS不在技术支撑层,第二个潜在的方向,在基础业务支撑层。
基础业务支撑层,包括那些为其它业务提供服务的支撑性业务,例如支付、定位、安全等基础业务。
基础业务支撑层如果要出互联网OS,其特点完全不同于上面所述,将是以基础业务为平台,同增值应用对接。基础业务作平台与基础技术作平台的区别,在于为掘金的牛仔喻增值应用服务商卖水与提供掘金工具的区别。
奇虎360是这个领域的代表。
记得2009年9月25日,我和周鸿同《免费》作者安德森聊天的时候,周鸿已流露出对瑞星等整个杀毒业清零的“杀心”。
当时我跟安德森确认:“平台与增值业务分离是不是免费模式的根本特点?”安德森说:“确实。”他解释,新的模式不一定是靠广告,而是推增值,只要增值业务有百分之一收入就可以抵掉平台免费的损失。周鸿插话说:“增值不是所有人都用的,一定是很小比例的一个用户,如果一百人里面只有一个交费就可以。所以必须有好多用户,切割不同的需求市场。”
周鸿于是向安德森介绍了他将杀毒软件免费吸引“好多用户”而通过增值服务从百分之一用户中收费的战略设想。安德森听过评价说:“安全卫士360也是个好的免费模式,如果百分之一用户付费,就可以赢利。在传统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完全可以成立。”
有意思的是,周鸿还跟安德森说:“包括记者问我杀毒免费如何赚钱。我买了一千本《免费》,谁反对我的商业模式,我就送给他。”高兴得安德森直说:“感谢你一千本订单。”
可以说,瑞星的命运,在那一刻就被锁定了。在得到安德森肯定后不到一个月内,周鸿就对瑞星痛下杀手。从此,杀毒业改朝换代。
回顾这个经典战例,我们可以看出,杀毒软件以往只是应用,但一旦变为OS,就可以成为生长出增值业务的业务。好比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瑞星的问题在于拿着资本当现金花,拿着种子当饭吃。这就给周鸿留出了充分的作战空间。
周鸿的意图,用理论的语言表述就是,把基础业务当作平台互联网OS,通过免费获取用户;通过增值业务取得回报,以API作为二者的联接。目前,360正式推出360°开放计划,包括360安全桌面、360软件管家、360安全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应用中心、360团购开放平台、360游戏中心等,均已向合作伙伴开放。360发展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例如杀毒作为核心竞争力够不够,如何赢得人们的稳定信任,如何获得可持续赢利能力等等。
与信息安全这个基础业务成长为互联网OS相比,潜力更大的支付和定位业务的平台化,在中国却没有很好实现。如果说定位有时机问题,则支付未成为中国的互联网OS,完全是人们认识水平跟不上造成的。
在美国,IPCommerce已开发出类似Windows的支付软件平台,这标志着以支付门户作为互联网OS的新选择已经出现。通过这个OS,将买卖处理平台和销售终端设备等软件应用程序联接起来,已经渐渐开始改变美国的支付产业。苹果商店模式,其实也内嵌着着支付功能作为平台的组成部分。
从另外一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以支付为核心平台的互联网OS,在中国具有最大的潜力,有待民营支付企业、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业支付企业去开发。我2月10日还跟支付宝的负责人讲,支付宝要做成数据平台,可以反向收购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不过100亿,而这一块值1000亿。
三、如果互联网OS确定在应用服务支撑层,他会是谁?
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互联网OS的出现,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个特殊国情,就是不发达的现实。由于不发达,在发展互联网这样的先进事物时,往往不像美国那样更多地对“体”有体会,往往算不清标准、语言、核心技术等过于概念性和长远的东西;而更多在纠缠于“用”上有心得,在搞不清规律时更多靠经验、在方向不明时倾向于模仿。在互联网平台上,就表现为,它多是由应用无意跳转成平台的。例如QQ、支付宝、360杀毒软件等,都是由杀手应用转为平台的。这种野路子,在中国相对于打正规战如按商业计划书提前规划,成功概率要高。这决定了在应用服务支撑层出互联网OS,可能更符合中国特色。而应用服务支撑平台的前身,往往就直接来自某一门杀手应用。是先把蛋生出来,再考虑需不需要母鸡。这与苹果先有OS和iPhone后有愤怒的小鸟,微软等先有OS,再有PP应用,是不同的路子。
应用服务支撑层,也就是ASP平台,它是为ASP,也就是App们提供服务的平台。往往平台是免费的,而通过API接在上面的增值应用收费。
QQ是应用服务支撑层平台的典型。
最初,QQ只是普通的客户端应用。通过提供免费的即时通讯服务,聚集了大量用户。在2000年前后一度希望靠应用收费,发现走不通后,转为在客户端上扩展多元化的增值业务。这样,QQ无意间就成了中国的互联网OS,准确说,是应用服务支撑平台,是应用支撑上的OS.
此前,QQ上的增值业务,像苹果早期一样,主要是自己开发,比较封闭。随着苹果商店的成功,加上3Q大战激发,腾讯转向了平台开放。目前,在WebQQ的基础上发展而来Q+不只是一个流量导入网站,而是一整套完整开放API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基础平台。
在平台基础服务方面,提供包括应用平台、推送通知、统一帐号、多关系链、通讯传输、安全支付、地理位置、状态共享、数据存储和运营分析等等,已初具互联网OS的基本特征。同时,Q+ 海纳百川,打开吸引外部开发的接口,目前腾讯开放平台上开发者注册数达到170000,各类应用接入量超过40000,应用总安装量超过13亿次,三款应用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000万,分成金额突破3亿元。
阿里巴巴也是应用服务支撑层的代表。阿里巴巴提供的是类似商业操作系统的服务。它的平台,提供的相当于商业街的基础服务,包括身份认证、信用保障、支付体系、安全体系等基础服务,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对平易平台含代运营服务这种应用服务的支撑,从而成为了商业的OS.
这种商业OS可以具体分为几类,一类是以阿里巴巴B2B为代表的B2B交易平台;一类是以淘宝网为代表的B2C、C2C交易平台。
除了腾讯和阿里巴巴之外,中国潜在的应用型互联网OS还有一些。但都有一些明显缺陷。例如百度,基于搜索引擎应用的平台。目前有强大的发展势头,但其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存在根子上的隐患,寄希望于将来的百度云操作系统。新浪微博开放平台模仿Twitter接口、参数定义和请求方式等,而且推出面向App开发者的Sina App Engine,开放了新浪微博API,鼓励第三方应用进驻,但现在主要问题是叫好不叫座,市场能力有待加强。小米手机发展很火,主要是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深度定制用户界面,但操作系统受制于人,将来发展的可持续性会受到一定影响。
总的来看,互联网OS目前还只是一个筐,各种各样的平台,都可以往里装。但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像微软操作系统那样一统天下的OS,在互联网上可见的未来,不大可能重现。从长远的观点看,解构系统,正是互联网一个方面的本性所在,它不会重新回到集中控制模式,而会通过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创新。
来源:互联网周刊 姜奇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