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们发现传统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第二次的封闭格局--大部分电话系统又回到了贝尔公司手中,一伙联合企业控制电影产业、有线电视产业及广播产业,而其他竞争公司则逐渐凋零。虽然不能说是完全的产业垄断,但已形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为集中的产业形态。
唯一独立于这些大型企业的统治之外的是互联网、互联网用户以及由互联网生发的相关产业。20世纪90年代,在传统信息产业联合之际,互联网革命应运而生。
互联网革命最终会将那些联合起来的超级企业一网打尽吗?有人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有目共睹,信息生产领域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有预言道,“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典型的工业化信息生产方式,即将被另一种生产方式所取代。”
巨头惨败
时间倒回到2000年1月10日,世界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和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美国在线以3500亿美元的巨资合并,美国在线公司将把时代华纳公司那些传统媒体的信息产品(用现在的话说,是“内容”的宝藏)带入一个新的世界。
未来正扑面而来。大多数人开始相信,互联网最终将属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这个垂直整合的产业巨无霸。时代华纳总裁史蒂夫·洛尔在《纽约时报》上写道:“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公司将成为互联网产业下一个时期的能源站。除了个人电脑的使用者,使用数码手机、掌上电子设备及电视机顶盒的消费者同样可以获得该公司提供的信息和娱乐节目有偿服务。”
人们认为,一段时间以后,最有利可图的一些网站,例如雅虎和eBay都将成为三四家联合公司的囊中之物。而电子传媒和娱乐产业的其他领域早已被这些公司瓜分殆尽,这些公司的联合形态可能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微软-迪士尼公司,也可能是康卡斯特-全国广播公司。换句话说,史蒂文·罗斯创立的媒体联合企业看起来已经做好准备,打算攻下互联网在线服务这个山头。
但这些并没有实现。很快,这家公司名就成了“惨败”的代名词。公司股价直线下跌,没过多久,凯斯被迫离职,而莱文选择了退休。时代华纳虽然损失惨重,不过依然勉力支持;而美国在线则如行尸走肉,直到脱离与时代华纳的联合,这家公司都没有振作起来。
实际上,这次惨败并非是双方个性不合而彼此又坚持己见,主要祸根是互联网的形态:合并公司根本无法发挥合并所带来的优势。互联网创建者们为这个网络所注入的中立性特质最终摧毁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
互联网的中立性特质,使非这家公司无法区别对待或者直接封锁除时代华纳公司产品之外的所有“外来”内容。如果说有另外办法的话,那就是这家公司必须牢牢钳制住互联网中的“开放者”,也就是那些让网络用户获得他们所需要信息的搜索引擎。也就是说,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必须制伏谷歌、雅虎和其他同类网站。
但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虽然规模庞大,却无政权可言,它没有权力因为谷歌公司拒绝封锁维基百科和迪士尼产品内容而将该公司的管理人员投入监狱。而这次着名的失败也向我们证明:循环现象虽然在这之前都所向无敌,不过互联网终将成为一个例外,一个把循环现象斩落马下的例外。
专业性无敌
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有些公司可以荣,而另一些公司必然枯。网络中立性可以摧毁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也同样可以让像谷歌、苹果及亚马逊那样的公司一夜暴富。这些公司绝不会阻止消费者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者限制这种选择,它们的宗旨是,将所有消费者可能需要的东西放到他们轻轻松松就能够取得到的地方。
人们总想知道,谷歌究竟做什么。我们可以用很直观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谷歌就像从前的接线小姐一样,为人们快速、准确、有礼貌地连接所要求的地方。换句话来说,谷歌好比是互联网的开关。事实上,这家公司的搜索引擎是互联网如今最为常用的开关,因此谷歌公司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总开关的看管人。
消费者之所以会对谷歌搜索引擎情有独钟、信赖有加,是因为谷歌之对互联网开关极具专业性的控制能力。经过审慎的选择,谷歌选定搜索业务作为特定的服务,但它的服务要优于其他公司。这使得谷歌成为一只狐狸,用自己的机智击败那么多豪猪般的庞大公司。
谷歌公司将原本杂乱无章的全球网页进行分类和整理,消费者通过与谷歌网站的连接即可获得这样的整理结果,互联网最好的一面经由谷歌之手呈现在世人面前。虽然是借花献佛,消费者获得的内容和服务都来自其他人的血汗,谷歌的搜索引擎至少心无旁骛地做好了自己搜索的本职工作。
虽然除搜索引擎之外还有包括谷歌地图、容量巨大的Gmail邮箱及广受欢迎的YouTube视频网站等数十种其他业务,不过这些其实都只是无关紧要的带有实验性质的附加物。
通过为搜索业务添加补充性的信息资源,或者仅仅是以免费提供可能不太重要的服务为自己赚得人气,这些业务只是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核心搜索业务的首要地位。
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曾经对我说,老ATT公司和西部联盟公司这样的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供应链,而我们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我们知道设施跟信息内容是两码事,而且我们提供的设施无人可比。”
分离原则
如今,信息产业的各个领域已经深入我们公共和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对我们的表达乃至文化、社会生活、政治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一部分。
在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人们总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始于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网络兴起的那种翻天覆地的大变革,主要是由于放任自由的管理政策的回归,这种完全依靠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制度在大萧条时期结束后就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好不容易才重新赢回自己原来的地位。
但实际并非如此。互联网开放的结构特点是所有其他信息网络向其靠拢的原因,用20世纪90年代的词汇来说,当今的互联网就像“超级高速公路”一样汇合了所有信息网络组成的车流。曾经在不同的传送渠道中各自为营的包括电话、电视、无线电及电影在内的所有信息形式看来,注定要越来越多地在互联网这个大网络上输送,而互联网也确实能支持几乎所有类型的数据流。
互联网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和服务,但也造成了其不为人知的软肋,即这种多元化才使得该网络更易被中央集权控制。新的自由市场一旦问世,有统治欲望的势力就开始摩拳擦掌,准备瞄准时机将其擒获。
例如,对于20世纪传统的媒体产业来说,互联网这种改换乾坤的性质就是威胁。他们希望未来的互联网产业要么是原样照搬各联合企业的模式,要么至少是对这些企业核心产业的利益无所损害。
如果未来的信息产业难逃整合的命运,很有可能是信息承运巨头将通过接收制造信息内容的职能部门来达到这个目的,康卡斯特公司也许会带头拿下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环球影业,打响这次战役的头阵,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的遗志在这个强大的执行者手中又有了实现的可能。或许在苹果及其同盟公司推出的那些设备中实现协作的好莱坞电影公司和ATT公司能够进一步形成联合,最终成就统治信息帝国的霸业。又或许,虽然谷歌现在还是开放阵营中最骁勇的斗士,有一天它突然觉得要想生存必须靠产业整合,所有竞争者都必须被连根拔起,那时封闭的统治就从开放中兴起。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认为,分离体制是真正适合信息产业的体制。分离原则能够将信息产业所有主要的职能部门和工作层面分离开来,这对该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极为有益的。也就是说,那些生产信息产品的部门、拥有传递信息所需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部门,以及那些控制消费者接受信息的工具或者地点的部门分开操作。
当政治、社会、文化及经济各领域的事务都在某种程度上走向了数字化,我们也就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这个单一信息网络。因此,维护该网络的开放性不受某些妄图主导产业的统治野心侵害,就变得更为重要。
来源:IT时代周刊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