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为“重新定义移动”的MWC 2012盛宴上,赋予通信业变革的云计算当然不可缺场。无处不在的云手机、丰富云产品、多彩的云应用,均预示着2012年的云计算迈入更加务实发展的阶段,同时深刻影响着通信业的发展。
云重新定义网络架构
云计算已经渗透到通信基础架构的方方面面,基础设施网络、软件平台、IT支撑系统以及终端,一切皆要云化,通信网络架构在云计算的影响下正被重新定义。
MWC 2012上,华为首次发布SoftMobile系列解决方案,其中一大重点就是用云计算改造EPCEvolved Packed Core,演进分组核心网。华为表示,“云化EPC是华为对分组核心网未来演进提出的新理念。”
在华为看来,未来的核心网将分为设备层、虚拟层和应用层。设备层专注于底层设施的同构化,向高性能、高集成度方向发展;虚拟层支持多种逻辑网元动态共享设备层物理能力,同时向应用层开放标准化的API,从而提升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创新空间,加快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周期,提升终端客户体验。
联想到上海贝尔微博展出的lightRadio、诺西的灵动无线架构,无不贯穿着云计算的技术理念。事实上,lightRadio的设计理念源于中国移动微博和厂商提出的C-RAN无线接入网架构。上海贝尔副总裁何其锐表示,“lightRadio是C-RAN的一种发展和延伸,总体设计思路就是用云来提升基站的处理能力,同时大幅降低基站的占地面积。”
目前,云基站已被业内认为是基站未来发展的下一个命题。瞻博网络Juniper则在MWC 2012上提出可编程网络的概念,通过云计算、虚拟化为网络赋予更多的功能,而不再是一张冷冰冰的仅提供数据包转发的网络。
瞻博网络CEO Kevin Johnson表示:“在未来十年,我们将体验之前从来没有想象到新型移动服务。通过集中创新力量于三个方面,即开放、可编程的网络,可信的移动服务和对称式互联网创造上,我们在未来十年的创造将会使过去十年里互联网的创新相形见绌。”
云重新定义生活
与此同时,云计算重新定义人类生活的角色正在凸显。
中兴通讯微博总裁史立荣在MWC 2012的主题演讲中说:“中兴通讯内部有一项实实在在的云服务,名为eTrip。以往企业员工出差,要完成审批、借款、订票、订酒店、开发票、报销等一套繁琐流程,eTrip将其通过网络全部移植到云端处理,实现了流程的大大精简。”据记者了解,2010年,eTrip服务为中兴通讯降低成本上亿元人民币,同时还为公司拓展了70多家企业用户。
无独有偶,华为同样有一项基于云计算的旅游服务--eTravel。当移动互联网遇见云计算,移动应用变得更为丰富。瞻博网络在MWC 2012上推出的移动云计算应用——移动M2M,让用户通过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2011年被认为中国云计算的落地元年。进入2012年,云计算将更趋于务实发展,更多的云应用将落地。这其中不乏桌面云。MWC 2012上的观众对厂商桌面云解决方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自2010年开始,运营商在其内部开始试点桌面云,实现了运营成本的大幅节约和管理效率的明显提升。今年,桌面云在运营商市场和行业市场均将迎来规模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云计算开始走入家庭,改变家庭传统的生活模式。中兴通讯在MWC 2012上推出家庭云解决方案,华为则推出终端全新家庭融合解决方案。在此之前中国移动也宣布将在近期推出个人云应用。
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数据中心。其作为云计算的基础,2012年将迎来规模部署。IDC预测,2012年中国的数据中心数量将以复合年增长1.3%的速度达到54万个。
云重新定义竞合法则
传统电信设备商进军企业业务市场也使得他们和电信运营商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传统的通信市场正趋于饱和,他们同样希望开辟新的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他们亦将目光抛向企业市场,并加速向云计算转型。
一改往日在电信市场上的主从关系,设备商和运营商或许将迎来正面冲突。如何化解冲突,华为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对于云计算,我们的战略是:建立电信级的云计算平台,高效支撑各种服务和应用,并利用开放接口构筑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最终协助运营商实现从管道提供商向智能化提供商转型。”
一位分析人士也向记者表示,云计算涉及的产业庞大,一家厂商单独做大不可能,开放和合作应该是电信运营商和其他电信设备商在IT市场都应该秉持的态度。
在本次MWC上,业内大佬对于运营商在云计算中的定位也有了全新的认知。此前有一种说法认为在云计算的冲击下,运营商将沦为“哑管道”。对此,德国电信CEO莱宁·奥伯曼在MWC 2012主题演讲中极力驳斥了此种说法。他指出,云服务将带来比以往更为复杂的网络需求,运营商拥有不可比拟的固网资源优势,应该抓住机会,重新审视价值链,做云计算产业链的聚合者。
可以预计,2012年,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在云计算上将开展更多的合作,共同迎接云计算的春天。
来源:通信产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