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还是毒药:互联网免费模式带来的隐私威胁


作者:吴玮    时间:2012-03-28





  以提供免费服务为主的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便利,今天,这种便利伴随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延展到更多样的终端。我们已经习惯了在Google搜索信息、在淘宝上购物、用360来查杀病毒、在土豆上欣赏视频、在微博上与朋友交流……现在,这些不仅可以在传统PC上实现,还可以通过任何一款智能终端来实现。令人开心的是,我们不需要以上这种种服务付一分钱。

  然而,随着免费互联网服务的日益深入,我们面临的安全隐忧也越来越大,在享受种种方便的同时,我们也在悄悄被互联网服务商“绑架”。

  2011年年底发生的互联网用户数据大泄密事件在网民中引起一阵恐慌和修改密码热。但安全界的人很清楚,互联网用户数据泄密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而伴随此事的曝光,一系列泄密事件也在今年年初不断浮出水面。

  近日,根据《环球邮报》的公开报道,知名社交网站Twitter向数据挖掘公司出售了用户数据。Boulder、Gnip和DataSift获得Twitter授权,分析其存档的tweet和访问用户基本信息,如:地理位置等。而在今年2月,同类事件还有:Google更改其大量网络服务的隐私条款;Google通过付费方式搜集和分析用户数据;App Store将某安全公司软件下架,称其窃取隐私;微软和Google互相指责对方浏览器隐私设置;Facebook、Youtube等Android和iOS应用被指责过度搜集用于隐私、读取短信、拦截电话等。

  免费网络服务的日益广泛,让互联网的威胁边界趋于模糊,当你为了享受免费服务而不得不把个人信息提交到相关网站时,你不知道这些信息会被如何处置,今天安全明天未必安全,在此网站安全未必在彼网站安全,安全和危险之间也许只有一步之遥。

  《免费》一书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认为,新型的“免费”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以电脑字节基础上的经济学,这种趋势正在催生一个巨量的新经济。而在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使用革命性工程方法改进用户体验过程中,有一整套的逻辑足以让用户隐私信息被迫交出,相关网站先是通过对用户体验的不断改进以汇聚大量用户,由此形成长尾价值,继而打造出网站的平台效应,最终让本网站成为某一类服务的唯一出口,当一种服务形成新的垄断后,需要使用免费服务的用户其实已经别无选择。而一旦侵犯隐私的行为逐渐升级,最终就会成为用户条款,被堂而皇之地合法化。

  在Web 2.0时代,我们已经感觉到无处不在的安全新隐患。有个笑话说,现在的人,想跟人绝交都很难了,因为有各种联系信息,包括邮箱、电话、IM等。借助大数据的分析应用,可以很容易地把一个人的资料分析出来。比如,现在的QQ可以基于你的IP地址,自动帮助你分组,帮你找出你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一旦被滥用,就是非常大安全隐患;还有在社交商务活动中,个人数据一旦暴露,将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安天实验室首席技术架构师江海客认为,网络用户的基本权益本应包括:在身份上的自我保护权、在操作上的自主选择权和在信息上的自由获取权。但与免费模式相关的行动与这些权益已经发生冲突,在免费服务模式下,相关网站需要采集用户身份数据,侵害了用户的身份的自我保护权;网站接管并控制用户的选择和操作,侵犯了操作的自主选择权;网站自行投放广告和软件,侵犯了信息的自由获取权。

  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上述那种令人担心的“免费——隐私暴露”逻辑已经延伸到了移动应用领域,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让用户隐私问题进一步泛化,而与PC相比,智能终端本身的安全防护成熟度又要差很多。

  201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87.7百万台,年增长率为62.7%;而所有PC包括平板、上网本、笔记本、台式机出货量为414.6百万台,年增长率近为14.8%。但与此同时,智能终端正让隐私威胁变得更为严重,因为与PC相比,在这个新的平台,隐私的含义延伸了,侵犯的方式改变了,侵犯的目的也更为复杂了。最突出的表现是,威胁来源又增加到四个层面,即:制造商、系统厂商、运营商和开发商。安天实验室发现,手机监控软件CarrierIQ已被预装入1.4亿台手机中,除苹果、HTC等手机厂商外,运营商Spint、AT&T、T-Mobile三大运营商都参与到搜集用户隐私中,而在App Store中,当你免费下载一些应用时,这些软件可能正在悄悄搜集你的隐私,并将其定时回传。

  一个公开的事实是,在免费模式下,隐私的价值已经毋庸置疑,而搜集并利用隐私盈利也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由此看来,未来,安全界在关注具体威胁的同时,还有必要对产业模式变革带来的风险提高警惕。

来源:比特网 吴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