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将实现新增光纤入户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使用4兆
及以上宽带用户超过半数以上——
我国宽带的性价比正在有效提升。在3月30日举行的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动员部署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今年的宽带普及提速工程要实现新增光纤入户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使用4兆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超过50%,并推动单位带宽价格的降低。
而去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提出争取到2015年末,城市家庭带宽达到20兆以上,农村家庭带宽达到4兆以上,东部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家庭带宽达到100兆。“我们的总目标是建光网、提速度、促普及、扩应用、降资费、惠民生。”苗圩说。
宽带为何不宽
基础设施需要升级换代和网络改造,宽带恶性竞争现象仍然存在,电信运营商投入不够
入住北京市丰台区阳光花园小区半年多的吴伟,对正在使用的宽带很不满,“周末想在线看个电影,经常是说两句话就卡,我只好不停地点击暂停再播放,这哪是1.5兆的带宽啊。”
与吴伟一样,许多网民对使用的宽带都颇多怨言,宽带不宽、网速不快、资费较高、强制捆绑销售等问题反映比较集中。
宽带为何不宽?首先,基础设施需要升级换代和网络改造。“目前,我国固定宽带接入主要采用以ADSL为代表的铜线宽带技术,可提供512k起步的带宽,但要升级到4兆以上就会面临技术、成本方面的瓶颈。而宽带水平较发达的国家主要采用以FTTH为主的光纤宽带技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提供十兆、百兆乃至更高的带宽。”苗圩表示。
其次,宽带进小区入场难、宽带恶性竞争的现象仍然存在。据了解,一些小区在建时就未将宽带建设纳入小区建设规范,之后开发商、物业公司或驻地网运营商甚至还向运营商收取入场费。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表示,小区宽带的建设标准和政策缺乏,致使宽带建设遭遇进入壁垒,存量资源面临共享。
此外,电信运营商投入不够也是造成宽带不宽的又一主因。“初步估算,电信运营商每年在光纤入户工程上至少需要100亿元资金的投入,有时在光纤进小区时还需额外投入。”陈金桥说。而在3G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将许多精力放在了移动网络上,宽带则因为资金投入大、改造周期长等问题而被怠慢。
路宽还要车多
宽带建设关系到经济转型升级、城镇化建设等重大历史任务的推进
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宽带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专家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说,宽带提速的目标并不仅仅为了让宽带更宽,而是要让更多的“车”跑在上面。正如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所言,宽带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信息产业本身,更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城镇化建设等重大历史任务的推进,城市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宽带网络支撑,各行业的信息化也需要宽带网络支撑。
比如,宽带提速后,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络音视频等已经广泛应用的宽带体验都将更得心应手。不仅如此,智慧城市、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这些时下的前沿技术无一不需要高速宽带做基础。
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动员部署大会上,16家互联网企业还签署了倡议书,表示将积极参与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力创新和丰富网络应用,不断丰富网民网络生活。”
“互联网应用的创新也成为推动宽带网络发展的主要动力。特别是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信息获取、商务交易、信息交流及文化娱乐等互联网应用对接入带宽需求大幅提升,推动着宽带进一步提升性价比。”苗圩表示。
企业需发挥主体作用
宽带普及要形成合力,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担纲、产业合作、社会支持的思路
“宽带普及要形成合力,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担纲、产业合作、社会支持的思路。”张峰表示,电信运营企业无疑是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主力军,必须充分发挥在网络建设扩容上的主体作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建设光纤网络,提高接入、城域和骨干网络带宽,有效提高用户接入速率,降低单位带宽价格。
从去年底开始,电信运营商已开始提速行动。
中国电信从上海、武汉等地开始进行免费提速。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表示,今年将新增光纤入户覆盖家庭2500万户;新增固定宽带用户1600万;新增1万个以上的行政村通宽带;使用4兆及以上宽带产品的用户比例超过50%,力争达到60%;新增WiFi热点30万个。
中国联通则在加快完成“光进铜退”改造,普及10兆至20兆宽带接入能力,并大幅提升农村宽带接入能力。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今年将新增光纤入户家庭超过1000万户;新增家庭宽带用户超过900万户;4兆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占比超过50%,力争达到60%;新增30万AP热点覆盖。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表示,在有线宽带方面,中国移动授权铁通公司进行宽带运营。2012年将新增320万个互联网端口,光纤用户新增180万户,实现120万个ADSL互联网端口升级。
来源: 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