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针对于电信、联通宽带垄断的调查还没有结束,但近日发改委反垄断局官员的公开表态,已让这次持续5个多月的调查有“大事化小”的处理可能,而三大电信运营商把控基础网络运营商资质的情况似乎也有改变。
本报记者从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处获悉,近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小组多位专家组成的“宽带中国”战略调研小组前往多家广电运营商调研,最快将于6月出台宽带中国战略的研究报告,而即将组建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很可能在年内获得基础网络运营商牌照。
如果说,此前在发改委要求下电信运营商的多项整改和正推动的宽带升级是反垄断的阶段性成果,那么打破三大电信运营商对基础网络运营商资质的垄断,则是反垄断终极目的。这对“宽带中国”战略的落实也有重要意义。
然而,广电运营商在资金、技术乃至市场运营方面的缺陷,是其在获得牌照后实际运营面临的三大难题。正在上海试运营的NGB网络已说明问题,而面对中国移动微博伸出的橄榄枝,广电将如何选择?
反垄断的突破
“近期调研我们发现宽带市场需要更多竞争,增加基础网络运营商数量是最简便方式。”
“2008年中国电信微博和中国联通微博就开始实施光进铜退和宽带升级计划,但推出时间一直不快,2010年三网融合试点和去年11月发改委的反垄断才是宽带中国计划加速推进的催化剂。”中广研究分析师熊飞告诉记者。
“对电信联通的反垄断调查,客观上推动了宽带市场的发展,如电信、联通都有一些具体措施。”曾参与社科院宽带反垄断调研报告的高红冰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也在对新管理办法和资费标准进行研究。
虽然,发改委反垄断局调查重点是两大电信运营商向不同用户网络结算的差异化,及三大运营商间网络的互联互通问题,但在广电积极参与配合调查后,外界形成了一种舆论,那就是“中国宽带在世界范围内的落后是由于宽带业务的垄断所致”。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2010年出炉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底我国宽带ADSL接入普及1.2亿用户,仅以512K-1M为主,平均不及1M带宽。如果考虑收入差距,我国宽带资费水平相当于韩国的124倍。
这将两大运营商推到了被动局面。“现在网络接入速度,宽带格局等已形成一些共识。”高红冰表示,这些共识可以用“宽带中国”去推动。
包括广电运营商在内的其他第三方运营商希望宽带市场更加开放,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小组由此介入宽带垄断调查,并导致宽带垄断的突破。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小组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近期调研我们发现宽带市场需要更多竞争,增加基础网络运营商数量是最简便方式,广电总局牵头组建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应该获得这样的资质。”
不过,电信运营商方面不这么认为,高红冰说,“涉及到网间结算、骨干网、小区垄断的问题并非一两天能解决。”因为这些“共识”之外的东西,还需各方利益去博弈争取。
广电的软肋
如果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挂牌后能顺利获得基础网络运营商牌照,对其接下来对其他省级网络公司的整合也有促进作用。
广电行业专家、融合网主编吴纯勇表示,“歌华这样分散、小规模的广电运营商要想获得基础网络运营商的资格是不可能的,那就意味即便发展宽带业务也将有50%收入要作为租赁带宽费用交给电信运营商。只有加入国网公司才可能真正平等参与宽带市场竞争。”
然而,即便广电获得基础网络运营商资格,其未来的宽带市场运营依然面临重重挑战,首先是其在上海已开工近两年的NGB网络后续建设问题。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广电总局组织了2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16个NGB工作组,但NGB想全国范围内建设需至少千亿元资金。广电总局无法拿出这么多资金,只能依靠有意愿有资金实力的地方广电运营商来建设,但只有东方有线做出这样的选择。”
即便是东方有线号称完成对200多万用户的覆盖,但其真正NGB用户数只有35万,且依然是中低端用户,其宽带业务ARPU值与中国电信仍有40%差距。熊飞告诉记者,“NGB网络之前目标是达到接入速率100M,但目前东方有线建设的实验网到户速率只有10M左右。这与升级后的电信光网依然有较大差距,对中高端用户吸引力不够。”
除资金、技术差距外,广电运营商的市场运营能力也与电信运营商无法同日而语。虽然在上海东方有线选择了与上海移动捆绑式销售,但很多地方广电运营商依然希望自己拓展市场并步履维艰,2011年以来深圳、杭州等地广电宽带用户甚至出现负增长。
“未来的NGB网络建设除非有中国移动这样有充足资金的电信运营商参股投资,否则大规模建设的可能性不大。”吴纯勇说,“广电与同样希望借助有线网络的中国移动合作发展宽带业务是最好选择。”
然而,留给广电的时间已经不多。广电总局科技司上述人士表示,“未来3年国内还要新增1亿宽带用户,这是广电需参与争夺的市场,而2015年前也是三网融合试点期,广电运营商也有政策保护,如果选择与中国移动合作,将很可能成为中国宽带市场竞争的第三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