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近日发布报告称,在连续十个季度保持增长后,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终端用户销量为4.191亿部,首度出现下滑,较去年同期减少2%,而中国市场同期下滑的幅度达到了6%。
今年一季度,手机巨头的名次也发生了变化,三星凭借20.7%的市场份额继续成为行业老大,而诺基亚则以庞大的基数排第二,苹果以7.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而中国市场方面,在国际厂商纷纷抢食的背景下,更多的互联网商也在陆陆续续地入局手机市场,国产手机厂商的囚徒困境与日俱增。
一季度全球手机销售首现萎缩
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终端用户手机销售量与2011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为4.191亿部。亚太地区对手机的需求量三年来出现首次下降。在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的销售量占智能手机销售量的一半,在2012年第一季度占据了56.1%的市场份额。苹果的iOS占据第二位,由2011年的16.9%增加到22.9%。与此同时,据Gartner公司及其他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手机销量领先的为三星公司,市场占比为20.7%。
2012年,手机市场上缺乏能够刺激消费的新机型,这成为销量下降最主要的原因。从全球看来,主流厂商缺乏新品是导致需求放缓的重要因素,从国内看来,由于消费者等待本季度或下季度上市的更先进的智能手机型号,在需求方面都持观望态度。
Gartner首席分析师Anshul Gupta表示:“由于亚太地区市场需求量下滑导致了全球移动设备的销量出现巨大下滑。通常情况下,第一季度在中国农历新年的影响下,亚洲的销售情况都是最好的,而今年第一季度由于领先的手机制造商都没有推出新产品导致用户推迟手机升级计划,用户们期待着稍后还会有更好的智能手机上市”。
互联网商大举入局,市场混战升级
从手机销量下滑看得出,主流厂商产品更新的周期变长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手机行业面临的同质化发展困境,缺乏革命性创新性产品来突破。
诺基亚、三星、苹果、HTC、中兴、华为等厂商一季度的财报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手机行业的发展困局,利润越来越低,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而在国内市场,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这一战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普及,以及小米手机互联网模式的成功营销,引发了众多互联网企业的智能手机混战。
小米M1于2011年8月发布,双核1.5GHz的智能手机,售价1999元,采用线上销售模式。“小米手机青春版”推出,该款机型配置主频双核1.2GHz的高通处理器、4英寸夏普屏、800万像素摄像头以及1930毫安时的大容量电池,售价为1499元。
2011年12月20日百度携手戴尔发布了传闻已久的百度·易平台的手机即Streak Pro D43.5月中旬百度协同联通、富士康和长虹联手打造的型号为长虹H5018百度云智能手机上市,售价仅为899元。另一方面,阿里云、天语及Nvidia三方共同打造的,搭载了Tegra 2双核处理器阿里云新一代代手机大黄蜂W806登陆天语淘宝旗舰店,售价1499元。
5月初,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表示将携手国际国内厂商推出360特供手机。360特供机“华为闪耀”正式发布,配置A9架构的1GHZ CPU双核处理器,其价格为1499元。此外,包括新浪、人人也都推出过与厂商合作的定制机,同时盛大也在积极筹备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机。
李开复认为,互联网巨头入局,不以用户需求为使命,而为嵌入自己服务为目标,无法得到用户口碑。从这一点看来,只会加剧市场价格战,拉低利润。
破局需回归用户体验
互联网公司具有很强的侵略性和竞争力,众多巨头互联网公司寄望破坏原有手机领域的生态链,推动产业链发展。
互联网商争相进入手机市场,显然他们是奔着移动互联网入口而来的,2012年是各大厂商加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布局的一年,操作系统作为移动终端业务实现的主要技术,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移动互联网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各大互联网厂商抢入的都是以Android系统为主的智能手机市场。但这个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已极为严重,留给互联网厂商营造性价比的价格空间少之又少。
在Android之外,国内手机操作系统短期内或难有作为,面对iOS、Android、Windows Phone的“三国鼎立”格局,国内厂商若想要在手机操作系统上分一杯羹并不容易,这将取决于系统对移动终端的兼容性及各自提供的应用服务的优劣,同时系统所负载的终端价格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尽管发展策略不同,但各大手机厂商的经营理念却是一致的,即让用户获得无缝体验,以系统关键性能和特性的差异性取胜。
从国内市场看来,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进入者不断多元化,商业模式也进入了快速革新的阶段,运营商的资费补贴、互联网服务商的赔本赚吆喝都在让市场竞争形势复杂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管是传统的手机厂商还是后入局的互联网厂商,他们都需要打造差异化。首先在思维上需要转变,脚踏实地的用特色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做好应用、做好服务,借助技术创新和体验升级来吸引用户自主选择使用。
来源:比特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