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外各大领域的跨界举动层出不穷—手机、电视、音乐、汽车、舞蹈??无论从城市到乡村、从物质到精神、从衣食到住行,诸多跨界行业、产品、内容作为目前当下年轻群体最为热衷话题,已逐步成为他们对新锐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代名词,同时国内外不同行业与产业链也纷纷与“跨界”挂勾。
技术体系、行业脉络模糊
随着国外三网合一、中国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不断加快与推进,再辅助相关领域(如手机、电视)进入到智能化时代时,这种跨界风将IT、消费类电子、互联网、电信、广电等行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外最明显的案例是苹果等传统互联网企业跨界到智能电视领域;国内最明显的案例是百度、奇虎等传统互联网企业跨界到智能手机领域。
在种种跨界之风盛行的背景之下,为了随时随地更好地满足年轻群体对于文化、视频、音频等内容及收视方式的需求,相关产业链各方自然会推动相应运营商(如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等)尽快打通各自旗下的信息传输通道(如有线、地面、直播星、互联网、移动网络、智能电网等)的互联互通,以便能够使厂商的产品能够早日被消费者所接受。而信息传输通道一旦打通,其日益发达的通道也将让消费者在内容、应用等方面会有更好的体验。
不可避免的一个事实就是,无论是内容提供商、广电或电信运营商、相关平台方,面临的市场竞争都将会日益加剧,未来,行业与行业相互渗透与融合将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届时将很难对一个企业或品牌在其属性上进行清晰的界定。
以智能电视为例,尽管国内外传统家电厂商和IT新贵纷纷涉足其中,但如何定义智能电视,智能电视主要构成包括哪些,智能电视行业标准甚至于国家标准是什么,面对上述一系列核心问题,基本上是国内外传统家电厂商和IT新贵自身做的定义,而且各家智能电视技术体系及行业发展脉络并不是很清晰。
借三网融合发展市场
数年之前,国内外家电厂商便早早针对中国智能电视市场进行布局,但一直未取得理想的成绩。事实上,智能电视作为一个全新的终端产品,可以借助三网融合试点工作而确定其市场地位。
在黑白电视、彩色电视、液晶电视之前,基本上是传统的国内外家电厂家来竞争电视机这个市场,而这个市场的信息传输通道基本上是以有线电视为主。
围绕着如何打破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僵局这个命题,业内外人士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要打破相关政策、体制,特别是在完善法律体系、实行双向对等、建立开放和融合的监管机制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打破部门、本位、小集团、小部门主义,要在政策、制度等层面进行变革及创新。
此项工作虽然很关键且重要,但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是一项长期且需要不断向前推进的工程,在“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情况下,则需要有外力及产业链相关各方能够抓住并挖掘出用户需求,在创新的基础上,以业务、产品、服务为纽带将各方(如管理机构、运营商、内容提供商、设备厂商、媒体、用户等)联系在一起并互动起来。
近几年,在新技术的助推下,诸如IPTV、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等纷纷火爆出炉并打造着各自的市场,作为与广大消费者密切相关的终端产品,近几年其更新速度呈几何数增长,而智能电视这个终端形态则有可能成为三网融合破局利器之一。
厂商深耕五大技术
目前,人机交互成为了智能电视产业标配之一,除此之外,以下五大技术也基本被智能电视家电厂商所认可,可算作是中国智能电视行业的企业标准。
一、精准的语音识别技术:当用户向电视机发出相应指令后,它将原来用户需要通过手工进行选台、输入文字、打开相应操作界面等一系列繁琐性工作,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进行机器的自动操作,而用户可以真正实现慵懒地躺在沙发上欣赏娱乐节目。
二、本土化的操作界面:对于智能电视这条产品线,相关家电厂商会设计及推出一个自有特色的操作界面,而这个操作界面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满足电视用户熟练地通过操作界面完成相应的操作。
三、贴心的交互方式:截止2012年5月,绝大多数的国内外家电厂商所生产的智能电视基本上是以电信网尤其是宽带为主,只有少数厂商考虑到了各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的利益,随着宽带中国战略计划的不断推进,智能电视的交互能力将会大大加强。
四、高档次的软硬件:对于智能电视这样一个新兴的、智能化领域,大部分厂商都将在电视面板、电视机处理器、遥控器等方面下足成本。
五、丰富新潮的内容:智能电视最大卖点之一就是其平台拥有着丰富、新潮的内容,如同智能手机上的成千上万条应用一样;众多智能电视厂商在各自智能电视内容平台上,每日也都在电影、电视剧方面更新。
近年,中国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等消费类电子市场正在不断提升中,市场化发展带动了一个个产业链与日俱进,这将是目前广电系统尤其是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值得借鉴与学习之处。同时尽管三网融合需要在政策、体制等方面进行打破,但更需要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真正站在用户和消费者角度进行业务创新,而这才是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的真正出路。
来源:通信世界网-通信世界周刊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