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呼吁尽快商用4G 释放优质频率用于移动通信


作者:赵宇    时间:2012-08-28





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业界预测未来5~10年流量将会增加1000倍,当前,制约移动互联网发展最主要的瓶颈是移动通信网络新接入技术的建设和使用,因此需要马上进入4G商用阶段。



黄晓庆呼吁将更多的无线电频率,特别是700-900兆之间的优质频率尽快发放给移动通讯使用,“这是很重要的趋势,过去这些频率没有用于移动通信领域,但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国家把这些频率重新发放给移动通讯使用。同时,还提供更多的频率给WiFi使用”,“使用感知无线电等新型技术,可以实现频率的共享,极大提高了无线宽带的接入资源。”

当前阻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还有智能终端成本、功耗、半导体集成度等问题。此外,在应用方面,传统的应用主要基于Windows环境开发的,特别是在行业的应用里,需要把大量的应用逐渐转换成使用移动终端,包括平板电脑,适用于无线接入的环境,“实际上教育领域有很大的潜力来实现电子化。”

黄晓庆表示,我们整个社会正在利用无线带宽实现信息化,移动互联网不仅仅只包含娱乐的价值,实际上还有很多重要的生产价值,这是中国移动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目前,中国汽车占有量已经超过1亿,“过去的网络带宽不够,过去的网络延时太长,如果用车联网防止汽车碰撞,需要在100毫秒之内能够把信息传递成功,200毫秒信息完成运转,现在网络光传信息可能在150毫秒以上,可能就有很大的问题”,“LTE的网络可以为车联网提供非常好的接入环境。”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许利群表示,现在中国工业化,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城市化的步伐非常快,普通老百姓在医疗健康以及生活方面的要求很多新的现象出现了,尤其是慢性疾病,老龄化很严重。

“从慢性疾病的角度来说,半数以上的老年人可能会染上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3大慢性疾病”,假如一个终端设备可以在我们发病之前能够预警,它一定具有很巨大的市场价值和保障人生安全的价值,黄晓庆指出。

在移动互联网研讨会上,中组部 “千人计划”引进的中国移动五位首席科学家首次集体亮相,全面阐释中移动技术创新战略。从2008年至今,中国移动陆续引进了黄晓庆、许利群、杨景、易芝玲、陈维等五位技术领军人才,分别担任研究院院长和首席科学家职务,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并迅速展开移动互联网、移动健康、车联网、绿色节能无线通信、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中国的“贝尔实验室”。

黄晓庆指出,“汽车和健康,它们是未来移动通信必然的发展领域。在这两个领域之内,我们可能预见的市场相等于现在的用户市场。”

来源:通信世界网 作 者:赵宇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