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华为Mate9系列发布之后,华为再次推出了发力中高端市场的华为P10/P10 Plus,至此华为Mate系列+P系列的双旗舰战略越来越明晰。
走向高端,华为手握两张王牌
2016年,中国手机市场的国产中高端手机,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几乎所有数得上的国产手机厂商都有中高端产品发布。但是,长久在中低端手机市场厮杀的国产手机厂商,由低向高攀登,险阻甚多,很难一蹴而就,华为手机的高端化进阶之路就是经典案例。
2011年,华为开始从运营商市场向公开市场转型,由于过度依赖运营商,无法直接向消费者打品牌,华为只有不到3%的品牌知名度。
2013年,华为提出精品策略,砍掉80%以上的机型数量,不玩超低端手机,专注品牌和利润。在这一年,华为P6推出,以“美是一种态度”的格调,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
2014年,华为又推出“君子如兰”的P7和更高价位的Mate 7推出,两者最终全球出货量都超过了七百万台,华为逐渐在3000元价格档站稳脚跟。
此后两年,华为向高端进一步进击的姿态更加明显,在中高端产品先后推出P8、P9、Mate 8、Mate 9等系列,这样一种稳扎稳打、逐步提升的策略,让华为在高端之路上越走越远。
数据显示,2014年,华为总出货量为7500万部部手机,而定价高于300美元的高端智能手机占了总出货量的仅为18%。而在2016年,在1.39亿部出货量中,华为中高端产品占比已达到55%,产品平均价格区间集中在2500至4000元之间,主要机型集中在P、Mate两大系列。至此,华为Mate系列+P系列的双旗舰战略越来越明晰。
华为Mate系列+P系列双旗舰战略背后,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高端市场做一细分。在P10发布会上,余承东介绍,Mate系列和P系列是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和人群定位:Mate系列定位商务人群,主打长续航、高性能和超大屏;P系列定位年轻人群,主打时尚设计、莱卡双摄。
最新发布的P10/P10 Plus,华为继续深化与徕卡的合作,提升品牌溢价。与上一代相比,P10后置主镜头为1200万像素彩色+2000万像素黑白的徕卡双摄镜头,Plus版本还引入了Summilux徕卡高端镜头,拥有F1.8大光圈;值得一提的是,P10/P10 Plus在前置也采用了徕卡镜头。
余承东透露,未来华为与徕卡的合作将会是长期的,拍照是手机的一项重要功能,与徕卡合作对华为提升拍摄水平和改善用户拍摄体验有很大帮助。
从销量目标到追求利润指标转变
在大大小小的发布会上,余承东不止一次喊出“华为品牌要超过三星和苹果”的豪言。当然,老余敢这样说是有数据支撑的,在IDC公布的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报告中,华为以1.39亿部的销量仅次于三星和苹果,排名全球第三。
在P10发布会上,余承东依然将苹果iPhone作为对标对象,称在屏幕、电池、通信等功能上拿P10都只怼iPhone7,并表示多项指标都“甩三星、苹果几条街”。
虽然在销量和产品创新上华为已经具备了挑战三星、苹果的实力,但利润低是华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手机行业的总营业利润为537亿美元,苹果的利润为449亿美元,占手机行业总利润的79.2%,三星获得了83亿美元利润,占行业总利润的14.6%,苹果与三星占手机行业总利润的93.8%;华为手机去年的利润是9.29亿美元,为行业总利润的1.6%。
任正非对华为智能手机的盈利水平并不满意。在2017年1月17日华为消费者BG年度大会上,任正非谈到“华为不允许再说‘灭了三星,灭了苹果’之类的话,华为要在利润和服务水平上超越苹果,而不是销售台数。”
提升价格不失为一个直接的办法,可以看到,华为P10的起跳价格已经接近4000元,而P10 Plus版首次跨入5000元档,这说明华为正在努力拓展利润空间。
目前,华为手机的ASP(平均销售单价)从2014年的176美元上涨到2015年213美元,2016年再增加到218美元,接近三星的220元美元,而苹果的iPhone则高达694美元。
除了提升价格,华为还希望通过云服务这一产品附加值来提升利润空间。在本次P10/P10 Plus的发布会上,余承东还重点介绍了华为终端的云服务。
据了解,华为终端云服务主要是针对华为手机用户提供软件、应用等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业务部门。目前,华为终端云服务全球移动用户数高达2.1亿,华为应用市场累计用户数已达6亿,应用下载量达450亿,同比增长157%。开发者数量达22万,同比增长82%,合作伙伴获得了28亿的分成收入。
华为P10 Plus版已经初探到5000元档,已经进入到三星、苹果的“势力范围”,免不了一场正面较量,接下来就要看华为如何深挖用户需求,打好“双旗舰”这张关键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