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对企业、行业,乃至对社会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在遣责造谣者和传谣者违法行为的同时,有些问题不得不进行反思。为何食品行业会成为谣言的重灾区?为何同样一个谣言经过一段时间沉寂之后,又改头换面地出现,而受众仍信以为真?
针对以上问题,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解释,这与食品行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多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存在的安全问题密切相关。
食品行业为何成谣言主攻对象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治介绍说,近几年发生的网络食品谣言数量很多,有数据显示,在网络谣言中,舌尖上的谣言就占了45%,这些谣言的传播,对食品企业的声誉、品牌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网络谣言集中体现在食品安全方面。
刘治认为,食品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很容易形成社会舆论的焦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食品企业有关的谣言之所以盛行,原因之一是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已经存在多年,而且在很多方面,形势还很严峻。过去一些企业的做法也给人们留下阴影,公众的神经也特别敏感,即使是面对谣言,也抱着宁信其有的心态。原因之二是公众科学素养的缺失,而食品安全的很多谣言都与科学知识有关。原因之三是一些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
“食品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家家户户都需要,这个行业一旦有什么事,容易引起愤怒和共鸣,因此也成了造谣者的主攻方向。”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至于谣言之所以能够盛行,王瑞元分析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些企业在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的舆情处置还缺乏经验,对一些不良意图和网络手段没做到有效抵制;其次,这些企业在埋头钻研积极进取的同时,疏忽了对广大消费者的常识性教育和引导,从而造成相当多的消费者对我国食品科技的进步缺乏必要的了解。
网络谣言对社会的危害不可估量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谣言对社会的危害不可估量,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传谣的速度相当快,甚至是一传千,千传万,传千万,呈几十倍、几百倍地几何乘方传递,速度有多快,危害就有多大。而且,谣言一旦在受众心里发生作用,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
新华网副总裁杨庆兵表示,一个谣言不仅可能对一家企业甚至整个行业造成重大影响,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也有可能造成很恶劣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正面的声音进行放大。
杨庆兵说,食品企业是中国食品行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推动中国食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为提升我国食品行业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因为网络食品谣言的蔓延,严重损害了一些被谣言中伤的食品企业品牌荣誉,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王瑞元告诉记者,谣言具有很强的复制效应,现在网络发达,一传十,十传百,其负面影响巨大。一旦散布出去,在消费者心里就会留下阴影,消费者会错误地认为,像金龙鱼这样的品牌油,如果是这样,那其他企业也会这样,这会引起消费者恐慌心理。
王瑞元说,近几年来,网络上不断传出一些针对食品行业毫无科学根据的谣言,使发展起来的企业和精心培育的知名品牌蒙受不白之冤,既使是金龙鱼这样的知名龙头企业也一再遭受恶意中伤,不仅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极大影响,更严重的是混淆了消费者的视听,扰乱了消费市场秩序,同时也给中国粮油行业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对谣言所带来的危害,企业更是感同身受。加多宝集团党委书记庞振国说,相信很多企业都深受网络谣言的各种伤害,网络谣言不但对企业造成了伤害,对公众影响也特别大,公众不清楚这个食品质量到底是怎么样的,因为它会削弱监管的公信力。
“现在,网络谣言之所以这么多,是因为它的成本不高。我们要从自身传播来消除它对整个食品行业、对整个社会造成的伤害。”庞振国说。
对谣言的危害,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波更是深有感触。他认为,网络谣言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大破坏,它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
陈波说,如果让这样的网络谣言得逞的话,实际上是给整个社会一个坏的榜样,尤其是在恶性竞争环境下,今天有A,明天就会有B,今天你攻击别人,明天就变成被攻击的对象,如果形成这样一种风气,整个社会秩序就完全被打乱了,所以这样的坏榜样一定不能让它得逞,全社会起来反对谣言是迫在眉睫的事。
陈波呼吁,应该在网络上团结所有的力量,不仅仅是企业来面对,而是社会所有的资源、政府、企业以及全球一起来面对这种网络谣言,形成一种谣言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对谣言的制造者来讲,成本就会进一步加大。如果加大造谣者的成本,相信对治理谣言会有所帮助。
王瑞元坦言,现在单打独斗解决不了问题,大家必须联起手来,集中力量,结成打击网络谣言的互助联盟,拿起法律武器,积极捍卫自身的声誉,不给谣言肇事者作恶的机会。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