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三聚氰胺”,很多消费者立马会联想到国产牛奶合格率。那么,时隔多年,当前的国产牛奶合格率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
食药监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产牛奶抽检合格率达100%。然而,国内乳制品企业仍要面对的是:一段时期以来,国外乳品进口量高速攀升。
国内乳企为何失地难收?昨日(5月10日),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加启表示,消费信心不足与产业链不平衡这两大问题成为亟待破局的奶业顽疾。
国外乳品进口量高速攀升
5月10日,第五届“中国好鲜奶·新鲜盛典”召开,旨在突破国内奶业现状,引发创新变革的“中国优质乳工程”再次成为会议热点。会上,乳业市场的发展再成为参会人士探讨的重点。
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在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在食药监总局抽查的国产牛奶中,合格率为100%,“国产奶业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造成消费者仍然相信进口奶就是好、国内乳企失地难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消费者目前仍存在一定的消费误区”。
5月9日,食药监总局公布一批对乳制品、饮料等7类食品519批次样品的抽检结果。其中不合格样品3批次,均为从德国、美国进口的乳制产品。其中,一款从德国进口的脱脂纯牛奶因被检测出非商业无菌而被责令召回。
实际上,近年来进口乳制品频频因为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登上报端,其长时期保鲜后留存的营养成分也备受争议。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民乳业消费量增长长期滞缓,但国外乳品进口量却持续高速攀升。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顾加升在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2008年至今,我国乳制品自给率一度从超过95%跌至谷底的75%左右。他坦言,“进口奶的大举进攻已经让国产奶陷入了非常严峻的形势之中。”
对此,王加启认为,我国目前之所以还要大量进口乳制品,根本原因在于乳业并未进行系统性、深入性及细致性的思考,未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加启表示,“洋产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民健康饮奶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在短保质期的低温巴氏鲜奶上,提高本土乳制品的品质才是唯一出路”。
在此背景下,一场为突破国内奶业现状的“中国优质乳工程”悄然展开。顾加升透露,优质乳工程下一步还要从巴氏奶向常温奶甚至奶粉等行业延伸,争取建立起一套全行业通行的产业标准。
低温奶增速高于全行业
过去,常温奶由于其便利性等优势占据乳业大半江山,但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等因素转变,鲜奶亦成为奶制品中的一大选择。行业数据显示,2016年整个液态奶市场增长缓慢,但低温奶增幅明显。
以新希望为代表的以生产鲜奶见长的地方乳企也加大了产品走出去,甚至是资本走出去的步伐。
近年来,新希望乳液的第二轮动作已经悄然展开,苏州双喜、湖南南山等多家区域性乳企先后被新希望整合其中。
据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的思路,未来3~5年,新希望乳业还将继续加大行业整合力度,通过四川华西等占据西南,华东、华中及华北等地区亦计划与当地区域品牌合作切入。新希望乳业计划由一家区域性乳企成为一家全国性的鲜奶企业。
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中国乳液的一大特点是部分地方乳企本身在当地具有较久的品牌沉淀,但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其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领域无法满足乳业消费升级的需要。通过资本收购、合作整合的方式将区域性乳企进行并联,正成为中国乳业的一大突破口。
但席刚同时强调,“收购容易,但如何通过并购使得企业得到持续性的成长非常关键”。新希望乳业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仍然是以城市型乳业为主,把长板做长。
对于产品跨省跨区发展的问题,席刚表示,“短期内新希望乳业没有考虑向其他区域拓展的事宜,公司目前的重点是以如何提高当地的市占率及用户持续购买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