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监测分析与应对引导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之一。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科学通报》杂志2017年第11期刊发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政策与信息研究室主任李祥洲研究员的舆情监测分析团队撰写的《2016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团队通过对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的实时监测及风险隐患研判,分析研究了 2016 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征。《报告》表明,公众高度关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对农产品营养功能关注度及相关谣言、科普宣传十分关切。
据了解,《报告》对政策法规措施类、质量安全问题事件类、恶意攻讦类、消费指导类、科技进步类、科学缺陷类及其他共七个大类做出了信息统计,共监测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舆情信息220万余条。经过筛选、研判、加工,获取值得关注的境内外舆情信息(样本)1043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进入新阶段,网络舆情走势总体平稳向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解读不断深化,公众对农产品营养功能关注度持续提升;禁限用农兽药的违规使用仍然是媒体及公众关注的焦点,养殖产品抗生素滥用问题舆情走高;“三微一端”进一步主导社会舆论议程,传统权威媒体及其融媒体产物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的主要阵地。
数据显示,2016 年监测到国家或地方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政策法规与制度措施”的舆情数量最多,共计260条,占同类舆情的 52.95%,较2015年增加了5.48个百分点,增幅显著;负面舆情(包括质量安全问题事件类)占比 22.44%,占比数连续 3 年下降,较 2015 年下降了 4.69 个百分点。其中,“违禁农兽渔药残留超标”和“制假售假及违法违规加工”类舆情自 2013 年以来一直是负面舆情的最主要构成。值得注意的是,中性舆情中有关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科普宣传、辟谣类舆情信息较 2015 年显著增多,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反复多次炒作问题的科普解读,受到网民的普遍欢迎。
2016 年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媒体报道中,“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农药”、“兽药”分别出现了90次和24次,“残留超标”出现58次,反映出公众对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的高度关注。“农药”、“辟谣”、“避孕药”等关键词出现频率也引人注目。分析发现,舆情中所涉及的“避孕药”多是由于消费者乃至部分媒体从业人员缺乏生物学常识所致,产生诸如无籽瓜果是抹了避孕药的误解。
与此同时,2016 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负面舆情涉及较多的高敏农产品包括有机农产品、蜂蜜、牛肉、蔬菜、水产品、猪肉、鸡蛋、茶叶、草莓和豆芽等。高敏危害因子有农兽药残留超标、动物疫病、避孕药、沙门氏菌感染、违规使用抗生素、瘦肉精、孔雀石绿、防腐保鲜添加剂等。
《报告》通过对媒体信息源的监测可得知,“三微一端”(即微信、微博、微视频和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网络中反复炒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类传闻、传言和谣言的发酵温床,特别是微信朋友圈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中的舆情传播功能正在急速放大。由此也可以分析出农产品谣言发生的特征,即常以微视频的形式出现并传播。谣言视频往往通过模糊关键信息(时间、地点、使用剂量等)的手法,将原本明显缺乏常识的谣言包装成看似有理有据的“新闻发现”,赚取点击量。
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团队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政策与信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祥洲表示,从近年来舆情监测的数据来看,有关谣言、不实传言的舆情数量占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公众的担忧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造谣、传谣提供了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说,公众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消费科学常识还缺乏了解,特别是受部分媒体(包括相当一部分自媒体)恶意炒作的影响,网民偏听偏信,有罪推定,极易引发舆情灾害。”他提到,给无籽瓜果涂抹避孕药、塑料紫菜等谣言就是如此。即使农业部专家、行业协会、权威媒体纷纷在辟谣,仍有网友对谣言深信不疑。
李祥洲指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的监测分析为回应社会关切,开展应对处置及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先机。对此,李祥洲向相关部门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实时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化解舆情风险。第二,对于监测获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尤其是负面舆情,必须及时组织分析会商,科学、深入分析研判,找准问题事件发生的性质原因,把握舆情发生发展的周期及关键节点,掌握舆情扩散的路径,做到知彼知己,有的放矢。第三,强化舆情应对引导工作,及时采取精准有效措施。第四,进一步加大科学普及力度,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水平。第五,对一些重点热点问题,要及时跟进督察,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