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像是食品界的“一股清流”,极少在大众的注意力中当主角,虽然它一直是我们的主食。而临近的日本总擅长在米饭上讲出一些匠人的故事,并与健康息息相关。所以,赴日游火了的同时,日本大米的出口也是水涨船高。
[目前国内大米缺乏产业链上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品牌,导致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较弱,“信任成本”较高,追求品质的国内消费者才不得不转投国外]
“健康”已经成为消费者无法抗拒的营销标签,也相当于是更昂贵的价格、更高的品质,以及更多的企业利润。
米饭像是食品界的“一股清流”,极少在大众的注意力中当主角,虽然它一直是我们的主食。而临近的日本总擅长在米饭上讲出一些匠人的故事,并与健康息息相关。所以,赴日游火了的同时,日本大米的出口也是水涨船高。
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日本从2016年度开始全面向中国出口大米。日本方面扩大对华大米出口的理由是,当地少子化和老龄化加剧,本国对大米的需求正在不断减少。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高端农业”成为其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选择。
“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大米还是比较认可的,确实日本人在种植、收割,甚至烹饪上都非常考究,同时他们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技术的钻研也是非常潜心的。在一些高端宴会上日本米和泰国米都用得非常多,但泰国米的品质、品牌和渠道都太混乱了。”成都世纪城天堂洲际大饭店厨房运营总监林述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据了解,2015年,日本对中国大米出口量达到了600吨,这是前一年的4倍。此外,根据咨询机构欧睿国际提供的数据,从2011年至2016年,国内大米销售市场总额不断增长,2016年达到近664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2011年,中国首次成为了大米净进口国;2012年,中国首次跃升为世界大米第一进口国。尽管大米在市场上并没有刮起潮流风,但从上述数据也不难看出大米贸易发展的“高歌猛进”。
尽管大米在市场上并没有刮起潮流风,但从上述数据也不难看出大米消费之于大众消费之必要。记者从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看到,2016年我国大米进出口出现双增趋势。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通过海关渠道进口大米高达353万吨,较上年增加1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出口量39.5万吨,较上年增加10.9万吨,净进口量达到314万吨。国内大米消费体量如此之大,却受制于市场化和品牌化意识薄弱的影响。“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大米品牌能够做到驰名中外,五常大米应该是国内目前做得最好的。”上海优合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丁晓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当前,印度为出口大米最多的国家,其次是泰国。泰米出口商公会2月份曾表示,2016年泰国大米出口988万吨,同比增长0.9%,价值逾44亿美元,出口量仅次于印度的1043万吨而位居世界第二。泰米出口商公会认为,2017年国际大米出口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为多个大米出口国的产量将增加,同时大米进口国的需求减少,米价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居民生活水平和层次不断升级,适量进口国际大米有利于弥补和丰富国内大米供给与消费,有助于国内大米产业战略升级和市场均衡发展,但是大米毕竟是国民经济战略物资之一,太过于依赖或集中在外部市场,或者某个别国家市场,其风险也是不能忽视的。”林述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据了解,大米作为大宗贸易商品,进口数量规模上普遍较大,各国进口检验检疫部门通常采取抽样式检验检疫。这就使得许多低质、低劣大米或从出口发达国家被阻后“转战”中国市场。据发改委历年颁布的《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2012、2013、2014,2015、2016),各年度大米进口关税配额均为532万吨(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其中,最惠国配额内进口关税为1%,最惠国配额外进口关税为65%,普通进口关税配额内均为180%,增值税为13%,国营与非国营贸易比例各自为50%。
但从近年来中国自世界进口大米实际完成数量发现,每年实际进口大米数量基本仅完成配额的四至六成,有配额不进口和未完成进口任务现象较为普遍,而无配额却想进口则极为广泛,加之无配额和配额外关税较高,导致无配额或配额已用完贸易主体“铤而走险”。
“杂牌子我肯定是不会买的,健康与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口感。在这两者都满足的前提下,再考虑价格。我最近一次买的大米是恒大公司出的,5千克90多元。能够接受的价格差不多100元上下吧。”贾女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伴随着国内成熟理性消费群体的日益壮大,也逐步分化出像是贾女士这样对产品更精确的要求。而丁晓欢所在的优合谷正是为迎合这一趋势。他所创立的位于上海青浦的农产品合作社,早在从2001年创立至今,便致力于打造本土化的品牌。
“去年我们也引进了可追溯系统,做到让消费者从田间到饭桌都可以监察到。国内像我们这样区域性的小品牌并不少,国产大米品质升级早也已经开始,只是需要更多时间去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他告诉记者。
此外,丁晓欢还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大米缺乏产业链上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品牌,导致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较弱,“信任成本”较高,追求品质的国内消费者才不得不转投国外。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