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抽查了8个省(市)56家空气净化器企业生产的61批次产品,检验了产品的安全指标、性能指标和电磁兼容指标等3方面21个项目。经检验,有42家企业的46批次产品合格,产品抽查合格率为75.4%。14家企业生产的15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24.6%。按企业生产规模划分,本次抽查的大、中、小型企业数分别占抽查企业总数的48.2%、25%、26.8%,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分别为10%、43.7%、33.3%。
这是在实施GB/T 18801-2015《空气净化器》最新国家标准(以下简称空气净化器新国标)之后的首次抽检,在涉及安全指标以及针对净化器净化效率等多项性能项目的测试,国内外品牌皆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1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2016年目录外进出口商品监督抽查情况。备受关注的空气净化器不合格率高达23.2%。据了解,此次空气净化器共抽查了121批产品,检验项目包括安全项目和性能项目。检验结果显示,进口空气净化器安全项目不合格率为19.8%,性能项目不符合率为9.9%。
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在2016年底公布了24款涉及16个品牌的空气净化器比较试验结果,试验过程遵照空气净化器新国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净化效果差别较大,存在多款品牌产品与宣称功能不符,其中6款产品中5款为国外品牌,在产品明示执行空气净化器新国标情况下仍然不达标,存在效果虚标现象。
可以看出,一直以来净化器存在的行业乱象在新国标诞生后有了明显改观,但并不代表所有产品都能够高于空气净化器新国标执行标准进行设计与生产。从空气净化器新国标的要求来看,虽不是强制执行,但却是行业推荐性执行,大部分厂商还是会遵照其规定进行生产,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鲁建国先生表示空气净化器新国标为制造空气净化器的普通标准,应该为大部分产品的最低标准,而国外很多产品则多执行企业标准,其企业标准往往会高于国家标准。而所有的标准皆为推荐性执行,所以产品的优劣全凭企业本身的制造态度。
净化器目前作为家电产品的分支是一个新兴市场。在很多消费者观念中,“进口”比“国产”会更胜一筹,正是这种观念给了国外品牌利用知名度在中国售卖了更多产品的机会,而实际效果并没有根据中国特有的现状进行匹配。国内品牌在经历了雨后春笋般的品牌繁殖后,鉴于行业以及同行之间的压力,在产品力以及对新国标的执行程度上都要明显好于国外品牌。
资深家电研究者李阳认为,国外品牌的净化器主要优势体现在设计与研发上,有更好的细节性出现在产品的设计中。相反,空气净化器本身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仅仅由外壳、电机以及滤网构成,不同厂商的产品除了在风道上以及滤网选材上重新设计,其他的技术环节大同小异。
国内品牌空气净化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的贴近用户,可以更快得到用户反馈,从而进行快速产品升级。同时能够更快的适应消费者的使用需求。相比,国外品牌在这一方面由于研发周期更长,改进的时间也随即延长,使用户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国内品牌机会去追赶甚至是超越国外品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