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海洋局网站获悉,近日,国家海洋局在厦门召开了我国深海大洋生物资源探测开发成就新闻发布会。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表示,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深海生物勘探、深海微生物资源库规范化建设、深海生物学基础研究、生物资源应用潜力评估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海洋局公布了我国在深海生物资源探测方面取得的五大阶段性成果:
一是,深海生物资源探测与保藏取得显著成效,彻底改变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基因资源研发领域的状况。15年的大洋调查,获得大量深海微生物资源,分离了近10000株微生物,建立了第一个深海菌种库。目前库藏海洋微生物2.2万株,涵盖3400多个种,国际领先。构建了第一个深海微生物宏基因组大片段基因库,完成了近300株海洋微生物的基因组测序。构建了国内第一个深海微生物代谢物库与信息库,库藏馏份达15000份。
二是,系统开展资源应用潜力评估,获得一批深海知识产权,在医药、环保、工业、农业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完成4000多株微生物资源在海洋药物、生物农药、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工业酶应用等方面的潜力评估,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200多项。建立有海洋微生物中试平台。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完成应用示范,并同国内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对接,部分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三是,深海生物基础研究,硕果累累。发表SCI论文500多篇。完成100多个海洋微生物新物种分类与系统进化研究,使我国成为国际上深海微生物新物种发现与分类的重要力量。在深海微生物功能与代谢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中,“海洋石油降解菌研究”成果入选“2014年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展”。
四是,大洋生物勘探技术显著提高,形成了三龙深海探测,微生物海底长期原位培养等系列创新性深海装备。目前,海洋调查船队已增加至近40艘,载人潜器蛟龙号已成功下潜150多次。逐步形成了以“蛟龙号”、“海龙号”、“潜龙号”这“三龙”为代表的深海装备体系。特别是载人潜器蛟龙号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精确获取生物样品的可能性和准确性。同时,形成完善的深海生物实验室研究平台,为我国海洋生物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推进与法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大洋生物资源探测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我国科研人员在某些领域逐渐发挥主导作用。由大洋协会支持发起的国际深海微生物研讨会,目前已在中国、法国、日本、韩国等举行了6届。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也已加入世界微生物联盟,充分展示我国在海洋微生物资源管理方面的贡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