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和资源的日渐趋紧,石油供给压力空前增大,生物柴油的经济性和环保意义日渐显现,大力发展并推广使用生物柴油将是一项长期的能源战略。
美国巴西领跑乙醇生产
2005年,美国替代巴西跃升为世界头号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同时,该产业对美国经济带来了丰厚利益。从2001~2006年,美国燃料乙醇产业为美国国民经济做出了贡献。为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州政府分别增加税收19亿美元和16亿美元。此外,美国相应减少石油进口1.7亿桶,由此减少支出外汇87亿美元。从粮食贸易的视角看,美国把大量玉米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减少粮食出口,既不影响本国粮食供求,又可增强其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同时还会导致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从而获得巨大经济收益。
近5年来,巴西燃料乙醇的产量以年均16.07%的速度增长。据巴西国家供给公司对全国361家乙醇生产企业的调查显示,2008年巴西燃料乙醇的产量增长到264.5亿升,创历史新高。从巴西的资源看,该国发展甘蔗乙醇的潜力还很雄厚。据巴西官方代表在2006年瑞典生物质能源国际会议上的介绍,目前全国的甘蔗种植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6%,甘蔗的总产量为1240万吨。巴西政府计划到2005年把甘蔗总产量提高到7200万吨,远期规划要达到3.2亿吨,将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燃料乙醇生产国之一。另外,目前巴西是世界上燃料乙醇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1976年为了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制定了“生物能源计划”,用甘蔗汁液直接生产燃料乙醇,副产品甘蔗渣用作燃料发电,为生产燃料乙醇提供廉价的电力和蒸汽。通过原料的综合利用显著降低了燃料乙醇的成本,从而提高了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
欧盟受限利用率低
为了减少石油的消耗和降低燃油对环境的污染,欧盟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大力发展生物柴油,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生物柴油生产地;同时又适度发展燃料乙醇,作为一种替代能源。2005年,欧盟乙醇的总消耗量为240万吨,其中燃料乙醇的耗用量仅为80万吨。欧盟指令要求:传统燃料如汽油必须至少掺入2%的乙醇或其他生物燃料;2010年,这一比例要提高到5.75%,燃料乙醇的消费量相应达到230万吨。今后10年生物燃料乙醇消费将达到每年约1O亿加仑。
目前,欧盟生物燃料乙醇在欧盟生物能源产业中是第二大生物燃料,仅次于生物柴油。欧盟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主要是谷物及甜菜等。目前,欧盟现有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工厂58家。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各年度相应的燃料乙醇的实际产量则分别为:125万吨、135万吨和170万吨;此外,欧盟还从国外进口燃料乙醇。由于原料价格上涨和来自巴西的燃料乙醇的增加,目前欧盟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仅为45%。
各国抓住机遇紧跟其后
加拿大生产燃料乙醇,所利用的主要原料是玉米和小麦。根据加拿大可再生燃料协会2004年6月发表的《世界乙醇与生物燃料报告》,2004年加拿大燃料乙醇总产量达到2.45亿升,比2003年的2.04亿升增加了20%。2004年加拿大燃料乙醇产量位居世界第14位。
印度是个能源缺乏的国家,70%的原油需要依赖进口。印度为改变这种状况,从2002年开始生产生物燃料,2003年起进行燃料乙醇试点,有12个邦推广使用含5%燃料乙醇的汽油E5,计划把掺入燃料乙醇的比例提高到10%。近几年,印度燃料乙醇的产量不断增加。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产糖大国,产糖量接近巴西,但是丰富的原料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数量远低于巴西,主要是把甘蔗制糖的副产品糖蜜用做生产燃料乙醇。目前,印度计划大力开发甜高粱燃料乙醇。
日本由于受原料来源的限制,乙醇的生产量比较小,燃料乙醇的使用量也非常有限。至今,日本每年消耗乙醇的数量仅为45万吨,其中21万吨用于食品,24万吨用于工业。在消耗的乙醇数量中,自产量仅占7万吨,其余的完全依靠进口。2004年,日本从中国进口乙醇的数量不大,但从2005年开始增加,达到了7万吨,占当年中国乙醇总出口量的54%。2006年,日本与巴西达成了燃料乙醇合作协议,以满足日本对燃料乙醇的需求。
五大特点成发展趋势
综合国外主要生物能源生产国家发展生物柴油的历程和经验,包括原料、科技、加工及经济技术政策等可以看出,这项新兴产业愈益明显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生物燃料乙醇作为长期的能源战略重点,发展呈现持续化。生物柴油产业的主产国——欧盟、美国、巴西等国制定了本国的生物柴油发展规划,并且已经开始商业化生产或者修建生产设施。随着转化技术的改进,用于生物柴油生产的生物质原料种类会越来越多,因此,作物单产高,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注重科技创新。加大对生物质能转化的技术研发力度,完善生物柴油生产的技术标准,从而实现成本降低和质量提升。
作为生物燃料产业的基础,原料转向多元化。当前,世界上生产生物燃油的原料主要是大豆、油菜籽等。这需要利用广阔土地面积扩大种植,与粮争地。即使如此,生物柴油仍然受资源数量的限制。因此,走原料多元化之路,是长远之策。
作为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条件,扶持举措长效化。各国政府不仅通过出台一系列财政补贴、投资政策、税收优惠、用户补助等经济激励政策,为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而且通过规划和政府指令,确保生物能源的长期持续发展。
生物燃料的生产和消费纳入法律轨道,实现保障法律化。迄今,世界各主要生物能源生产国,为促进其生产、销售和使用量,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国家粮食局粮科院研究员 丁声俊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