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电联发布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王志轩对当前存在的电源电网发展不够协调、清洁能源发展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压力巨大、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电价矛盾十分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等电力行业重大问题提出了路线建议。
报告指出,电力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性行业,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必须推动电力布局由注重就地平衡向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统筹平衡转变,加快西北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大型煤炭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实现由过度依赖输煤向输煤输电并举、加快发展输电转变,从根本上解决煤电运紧张反复出现等问题;电源结构由过度依赖煤电向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转变,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在高效开发好我国水能资源的同时,加快发展核电和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同时,进一步发展超超临界、热电联产等高效、清洁的火电机组,缓解节能减排压力;电网功能由单一的输电载体向综合性资源配置平台转变,大力实施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各环节的智能化建设与改造,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供电质量、互动化服务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突出加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满足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社会对供电服务多样化、个性化及互动化需求。
报告对电力行业要在加强统一规划、加快水电开发步伐、建立顺畅的电价传导机制、加快理顺煤电关系、加大电力保障协调力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首先,加强电力统一规划工作。电力统一规划是实现电力工业科学发展的前提。要统筹考虑电源与电网、发展与环境、煤电运的协调发展,提高投资效益和发展质量,并将电力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努力实现行业发展目标与国家发展目标与政策的协调统一,促进电力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第二,加快水电开发建设步伐,实现水电持续发展。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国水电投资速度明显放缓,全国仅核准开工水电项目累计1000多万千瓦,其中没有一个大型水电项目。因此,必须加快水电发展步伐。一是建议国家加快大中型水电开发项目的审批核准速度,确保未来每年有稳定的水电投产规模;二是建议扎实稳妥的加强生态保护和做好移民安置工作,为水电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推进重点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力度,提高水电开发率和水能利用效率;四是加强对小水电的管理,将中小水电开发纳入流域开发范围,改变目前小水电开发无序的现状,做好资源保护。第三,建立顺畅的电价传导机制,提高行业发展能力。
由于上下游产业市场化改革的不同步,以及我国电价形成机制不完善,使煤炭等原料燃料涨价不能及时传导到终端用户。由于煤炭成本已占到煤电成本三分之二以上,电煤价格的不断上涨,煤电行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资产负债率过高,可持续发展受到重大影响。随着能源资源价格不断走强,理顺电力价格传导机制迫在眉睫。一是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完善电价传导机制,根据原料燃料的价格变化及时调整电力价格,建立电力价格随原料燃料波动、能上能下的科学的价格机制。二是建议加快研究合理的能源比价关系,使各种能源价格处于一个合理的比价关系水平上,引导终端用户科学合理使用各种能源,促进能源行业均衡发展。三是研究电价内部结构,逐步解决电价交叉补贴问题,在确保居民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建立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供求关系和能源资源消耗补偿的电价体系。第四,加快理顺煤电关系,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安全。由于地区间一次能源禀赋特性导致其电力结构的不均衡、枯水期来水少对电煤需求激增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2010年我国电煤供需仍将处于局部偏紧的状态,有可能加剧华中、西南等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缺煤停机。为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建议政府部门和电力企业提前研究迎峰度夏期间电煤供应问题。采取综合措施鼓励煤炭企业多生产,鼓励运输企业多运输、保重点,鼓励发电企业多储备。重点是要提前谋划迎峰度夏期间可能出现的煤价上涨风险和可能带来的煤炭紧张风险,及早启动煤电联动政策,促进各环节科学合理运转。第五,加大电力保障协调力度,确保防汛抗旱用电需求。西南地区出现连续三个季度的干旱,给这些地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这些地区电源结构特点,造成这些地区时常出现季节性电力缺口,也因此造成接受这些地区电力供应的消费大省电力相对紧张,预计汛期前电力缺口仍将存在。同时,有些地区汛期提前来临,用电形势也会随之变化,必须加大电力保障协调力度,确保防汛抗旱用电。建议充分发挥大电网的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加大水情预报和水电站流域调度,增加对这些省区的煤炭支援,发挥火电机组主力作用;加强需求侧管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用户有序合理科学用电,限制“两高一资”企业过度用电和优惠价用电。
来源:中电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