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发展获多个“世界第一”


作者:颜新华    时间:2010-06-18





  本网讯 记者 颜新华 报道 在6月5日举行的“聚焦低碳城市”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暨中国青年模拟城市大会上,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吴贵辉透露,我国新能源发展已斩获多个“世界第一”。


  据吴贵辉介绍,2006~2008年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67万千瓦、605万千瓦、1217万千瓦,2009年风电装机容量突破22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三,风电在我国已成为继水电、火电后最具成长性的能源。核电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已建成投运核电机组11台,装机容量917万千瓦,发电量69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少用原煤3200万吨。目前新核准了30台核电机组,共计3270万千瓦,其中在建23台,目前全世界在建核电机组57台,我国核电在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吴贵辉还透露,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量也居世界第一,而且还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约400万千瓦,占全球产量的40%。此外,2009年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450万千瓦,其中秸秆发电200万千瓦,垃圾发电30万千瓦;全国户用沼气池3500万户,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1500处,年产沼气15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正逐步发展,燃料乙醇产量137万吨,已取得良好示范作用;非粮燃料乙醇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正在推进,其他新型能源技术和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吴贵辉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重点推进地热能开发、储能技术、新能源研发试点示范工程。


  【观点】期待发展质量上的“世界第一”


  风电连续3年翻番增长,发展速度堪称世界最快,核电在建规模世界第一,光伏电池生产量世界最大……


  一个个耀眼的“世界第一”,让所有关心新能源发展的人们欢欣鼓舞。然而在短暂的激动过后,我们冷静观察会发现,这些“世界第一”,无外乎是速度和规模上的第一,而并非发展质量、发展水平上的“世界第一”;再细细思索,就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道“看上去很美”的风景背后,还暗藏着一连串绕不开、避不掉的难题。


  对风电而言,电网瓶颈制约带来的并网难、送出难,风电设备自主研发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缺失,低品质风电设备过剩、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一直伴随着风电高速发展的每一步。而在核电的大发展中,核心技术关键设备高度依赖进口,设备技术自主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管理研发人才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而对于当前正一片炙热的光伏发电而言,多晶硅产能严重过剩,光伏发电成本居高不下,光伏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


  细数这一个个“世界第一”背后存在的问题,不等于否定成绩,更不是否定这些能源领域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性,而是要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新能源发展上的诸多“世界第一”,还只是停留在规模与速度这一较低层面上,是有水分的世界第一,是高成本、高投入、低质量、低水平的快速发展。


  在世界各国把加快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作为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的大背景下,我们只有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着力于加快推进新能源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突破发展中的各类瓶颈,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科学协调发展的道路,才能促使新能源发展由规模速度上的“世界第一”向发展质量、发展水平上的“世界第一”转变,切实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清洁、绿色能源。(颜新华) 

来源:中电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