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冰火两重天----大宗和能源产品供求不平衡


时间:2011-06-27





  分析“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各项数据,记者发现这样一个基本规律:凡是能源产品,产量增长远远跟不上消费增长的步伐,也就是能源消费增长远高于增产;凡是大宗初级产品,产量增长远远快于消费增长,增产远高于消费增产,出现产能过剩。


据统计,2010年,我国原油消费量达到43928万吨,“十一五”年均增幅为7.7%;而原油产量20301.4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53%,“十一五”年均增幅2.3%。201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070.3亿立方米,“十一五”年均增幅为17.7%;而天然气产量944.8亿立方米,“十一五”年均增幅13.6%。 2010年全国原煤产量约32亿吨,比2005年增长了1.5倍,“十一五”期间原煤产量以6%~7%的平均速度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迅速崛起为世界能源大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跃居世界第一。


由此可见,作为重要的一次能源,我国原油和天然气不仅产量落后于消费量,而且从增长速度来看,更是产量远不及消费的增长。我国自产的能源根本不足以支撑庞大的消费需求,因此不得不大量进口能源。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50%以上,天然气的供需缺口则达到需求量的24%。当前国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进口石油、天然气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国际贸易问题,而是与外交、政治、国防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不确定性越来越大,风险也越来越大。可以预见,在能源供给方面,我国能源供给增加的难度较大,粗放的能源利用方式也必将难以为继。


与能源产需情况不同,我国传统大宗石化产品产能明显超过市场需求,且产量增速远大于消费增速。


据统计,2010年,化肥(折纯)产量6619.8万吨,“十一五”年均增幅为6.3%;化肥(折纯)消费量6273.6万吨,“十一五”年均增幅为3.4%。2010年,烧碱产量2086.7万吨,“十一五”年均增幅为11%;烧碱消费量1934.1万吨,“十一五”年均增幅为10.6%。2010年,我国轮胎产量达到77634.4万条,“十一五”年均增幅达到19.5%。以轮胎外胎为例,2010年消费量为41702.3万条,“十一五”年均增幅12.4%。很明显,这些产品已经淤积,供大于求。


毫无疑问,大宗石化产品的供大于求必定导致大量产能闲置,装置开工负荷低,资源浪费严重。


在产能闲置的产品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约3840万吨/年,装置开工率不足45%,也就是说产量不足1728万吨;而2010年我国甲醇消费量达到2092万吨,高于国内产量,也就是说我国进口了部分甲醇。一方面是自有装置的空闲,另一方面却进口了甲醇。这主要是由于中东地区国家的以油田伴生气为原料生产甲醇装置规模大、原料价格低,具有成本优势。可以预见,进口甲醇对我国甲醇市场的影响将长期存在,这将成为我国甲醇产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能源供不应求和大宗石化产品供过于求的两个矛盾,恰恰反应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石化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顾强近日表示,根据“十二五”能源规划,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还要把指标分解到地方。所以在今后的节能减排指标中,既有万元GDP能耗的约束,也有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约束。这是两个约束。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也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供应总量大概在每年40亿吨标准煤,实在难以支撑部分地区经济翻番的需求。因此“十二五”将把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来源: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